第64章 威逼誘降(1 / 3)

大殿外渾厚鍾聲響起,九聲過後,一個尖利的嗓音吟道:“上朝……”

原本有些驛動的眾大臣登時肅然。雖然皇上已經很久沒親臨早朝了,但方相國和楚太尉都在此,他們二人對早朝規矩要求之嚴更勝皇上,還是小心為好。

成奉之瞟了一眼站在百官之首的楚名棠和方令信,隻見方令信正閉目養神,楚名棠則麵無表情地看著眾人,卻令人感到有種不怒自威的霸氣。成奉之忽感一陣顫栗,不由得低下頭去。

一個太監從殿後走了出來,道:“皇上口喻:朕龍體欠安,今日早朝由相國大人和太尉大人代朕主持。”

大臣們齊聲領旨。皇上快有半月未上朝了,眾人都已見怪不怪了,由楚名棠和方令信主持朝政反而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處理政務效率高了許多。

今日是方令信輪值,隻聽他咳嗽一聲,道:“諸位,有事送呈,無事散朝。”相國乃朝中百官之首,楚家勢力雖說在方家之上,但楚名棠在朝中眾大臣麵前仍對方令信頗為尊重,加上雙方子女已結親,他們之間這幾年相處還算融洽。

各部依次將需楚方二人批示的官文呈上,重大政務分別由承辦官員向百官陳述。這幾個月來楚名棠針對西秦調動各地兵馬,牽涉到兵部的事務最多,兵部尚書郭懷深知緩急輕重,他雖與楚名棠和方令信不合,但也從未從中阻撓,反而也是出了大力,但早朝時卻從不開口,由幾個兵部侍郎負責向楚名棠稟報。

連奇忽然匆匆走到殿上,喝道:“皇上駕到!”

皇上不是龍體不適嗎?眾大臣麵麵相覷,楚名棠和方令信對望一眼,也是不明所以,隻好站到各自位置,躬身相迎。

“臣等恭迎皇上。”

趙王走上大殿坐在龍椅上,道:“眾愛卿平身。”

“謝皇上。”

楚名棠看了趙王一眼,隻見他雖麵帶病容,卻滿臉紅光,有種抑製不住的喜色,暗想這幾天好像沒什麼喜事啊。

“朕今日來此,是向眾愛卿宣布一事,”趙王掃視一眼寬廣的大殿,嘴角忍不住露出幾分笑意,“儲君宮內傳來喜報,側妃楊秋兒已有身孕,朕終於有孫兒了。”

大殿內一片寂靜。

楊秋兒?她是誰?眾大臣都在不停地思索著。儲君趙慶自從立武媚娘為妃,從此對另兩個妃子再也不感興趣,數年前這二人都已被打入冷宮,隻可惜武媚娘肚子不爭氣,三年來毫無動靜。怎麼這個時候突然冒出一個楊秋兒?

原來武媚娘知道自己雖得趙慶寵愛,但腹中無子始終是她最大的劣勢,宮中已有不少針對她的風言風語,可她至今仍是處子之身,哪能有身孕。前日得知貼身宮女秋兒之事後,武媚娘想了想,還是與趙慶說了,反正他在清醒時也曾幾次寵幸過秋兒,也不會露什麼馬腳,而且秋兒對她極為畏懼,知道武媚娘隨時可以取她性命,絕不敢違背她。趙慶得知此事也十分高興,馬上跑去稟報趙王。趙慶無後一直是趙王的一大心病,聞此喜訊頓時老懷大慰,立刻冊封秋兒為側妃,並興衝衝來到早朝向群臣宣布此事。

楚名棠最先清醒過來,上前一步道:“恭喜皇上。儲君有後,實是我大趙之福啊。”

趙王看了楚名棠一眼,心想:這幾年來你也就這句話聽得順耳些。

眾臣也醒悟過來,楊秋兒是誰幹自己何事,看樣子先前隻是個宮女罷了,其腹中孩兒雖不知是男是女,但總是件喜事,於是也紛紛上前道賀。

趙王笑嗬嗬地不住點頭,並宣旨若楊秋兒生下的是皇孫,大趙國將大赦天下。楚名棠雖認為不妥,但見趙王在興頭上,也不便反駁,暗想:到時再說吧,何況那楊妃生兒生女機率各半。

早朝在一片歡喜熱鬧中結束,成奉之走出大殿,忽聽身後有人叫道:“成侍郎留步。”

成奉之回頭,見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吏部尚書唐孝康,忙施禮道:“尚書大人。”

唐孝康扶住他笑道:“成兄,你我同殿為臣已有十餘年了吧,何必如此客氣。”

成奉之有些不解,唐孝康是楚名棠的嫡係,對自己向來不冷不熱,今天是怎麼了。

“不知尚書大人找下官何事?”

唐孝康邊走邊道:“太尉大人交給吏部一件差事,為了配合西線用兵,要對當地的地方官進行一番調整,那些平庸無能的幹脆免職了事,從各地調集確有才幹的官員充實到西線,一切以戰事為重。成兄,你在吏部十幾年,對大趙國官員的了解本官也是望塵莫及,此事還需你多操心啊。”

若在以前,成奉之得知能主抓此事必定大喜過望,這樣一來就在西線安插潛伏在趙國的秦人就順理成章了,可他現在隻關心十幾天後的皇上大獵,哪有閑心管其他事,何況征調官員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若過不了這個坎,一切都是白搭。

成奉之道:“此事事關重大,下官恐怕難以勝任。”

唐孝康道:“正因事關重大,此次西線官員任免無需顧及派別親疏,你看兵部郭尚書對此戰支持也是不遺餘力,這樣吧,你我找個地方,坐下慢慢談。”

成奉之一怔:“尚書大人,不是去吏部?”

唐孝康苦笑道:“吏部這地方成兄也不是不知道,人多嘴雜,官員任命尚未有定論,消息早早就已傳了出去。太尉大人對西線官員之事極為重視,還是謹慎些為上。”

成奉之覺得有理,便命下人驅車跟著唐孝康去了。

“老爺,唐大人馬車停下了。”

成奉之走下馬車,覺得此地甚熱鬧,抬頭一看不由得吃了一驚。

萬花樓?

成奉之吃吃說道:“尚書大人,這不是青樓嗎?”

唐孝康笑道:“成兄,看來尊夫人管束甚嚴啊。你有所不知,萬花樓內院有幾處雅間,尋常人等根本無法接近,極為清靜,正是談事的好去處。”

成奉之看看身上的官服,為難道:“這不大好吧,萬一給禦史參上一本可就麻煩了。”

唐孝康頗為神秘的一笑:“成兄,請隨我來。”

唐孝康領著成奉之走進路邊的一家布店,並不停留徑直向裏處走去。到了一間尋常人家臥房模樣的屋子,唐孝康熟門熟路地打開一扇暗門,笑道:“成兄,請!”

兩人走了約十餘丈,成奉之忽然覺得眼前一亮,已經出了地道,看了看竟是身處於假山叢中。一個青衣侍者站在一旁也不說話,行了一禮,將唐成二人請到一間屋內。

唐孝康和成奉之分別坐下,那侍者為二人倒上茶水,輕輕退了出去。成奉之見此屋四周翠竹環繞,鳥語陣陣,不由得讚道:“好,此處真是別有洞天。”

唐孝康推開身後一個暗格,隻見掛著十餘件衣物,道:“這些都是近日剛剛縫製而成,成兄若覺得官服不便,可任挑一件換上,過會兒可叫幾位姑娘唱上幾句小曲。”

成奉之推辭道:“多謝尚書大人好意。下官就不必了,還是談正事要緊。”

唐孝康嗬嗬一笑,道:“也好。”突然眉頭一皺,唐孝康捂著肚子道:“方才在大殿上就覺得不甚舒服,成兄請見諒,唐某去去就回。”

唐孝康去了許久,成奉之漸漸覺得不耐煩,忽聽屋外有人敲門,心想大概是那侍者又要進來了。他畢竟第一次來此地,總覺得有幾分不自在,便轉過身去佯裝欣賞壁上的字畫。

成奉之聽著那人為自己重新倒上茶水,便嗯了一聲,示意那人可以出去了,卻未聞動靜。成奉之覺得有些奇怪,隻聽那人輕笑道:

“成大人好生悠閑啊。”

成奉之回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騰地一下站了起來。

那人臉上笑吟吟,正是前幾日天天泡在自己府裏的楚錚。

“你,你怎麼在這裏?”

楚錚為自己倒上一杯茶,笑道:“萬花樓從不拒客,成大人來得,小侄自然也來得。”

成奉之驚魂未定,向屋外看了看,道:“唐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