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春 宵(1 / 3)

那一晚精銳營的表現得到了大營上下一致認可,楚錚開始著手準備出塞之事。其實也沒多少好準備的,所需之物自精銳營成立時起大都已經準備妥當,餘下的隻是些瑣事,楚錚列了張清單扔給許唯義後便不管了。

不過楚錚也並非無事可做,相反他忙得不亦樂乎。精銳營一戰成名,可得罪的人也不少。那晚孟德起也不等天明就將大營所有偏將以上將領全都叫到統領大帳,整整罵了近一個時辰。驃騎營、虎威營和軍需營自然是被罵得最狠的,三營中除軍需營主管何平被撤職,另兩營的主將也分別被處以降職,隻是仍暫時執掌該營。另一個慘遭降職的是統領親兵營的偏將錢良棟,孟德起雖未當麵訓斥他,但第二天一早便將他打發到虎威營當副將去了。楚錚讓伍紹一準備了十餘份厚禮,親自到各個營內陪罪。那些將領雖對楚錚和精銳營讓自己出了個大醜有些耿耿於懷,但人家都已經上門道不是了,沒有人願意再得罪這位當朝太尉的五公子,至少麵子上大家都一笑揭過。

這一切梁臨淵都看在眼裏,對楚錚更是忌憚,不由想起恩師韋驊曾說過的一番話:“自古以來皇室與權臣總是相對而立,皇室權盛則權臣勢微,反之亦然。而皇室終究乃是正統,曆代權臣大都不得善終。為師不懼那些仗勢亂朝綱之輩,畢竟公道在人心,當年董程兩家權勢熏天,猶勝當今三大世家,可仍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其中緣由便是如此。但楚名棠卻是其中另類,自任太尉以來,朝堂之上處事公允,道貌岸然,即使暗中作奸犯惡也從不留任何把柄,又迭出新政,百姓頗受其益,已贏得百官臣服民心所向。似這等人物縱觀青史能與之相提並論的隻有王莽和曹操曹孟德而已,可正是這二人終結了東西兩漢,此人不除,大趙兩百年江山也將危矣。”

梁臨淵不禁黯然。韋驊說番話時先皇和儲君猶在,自己深以為然,可如今卻已物是人非,而且當時楚錚尚未顯山露水,現在看來此子年紀雖輕,卻頗有其父之風,既有心機又不缺心段,還精通收買人心,稍加時日便又是一個楚名棠。而且恩師在世時,上有先皇,群臣中有郭懷、成奉之等人支持,卻仍對三大世家無可奈,可如今自己還有誰可依仗?新皇登基尚不過半月,何況這位皇上久居平原城,傳聞他能繼承大統亦是得了楚名棠大力支持,如何還能與之對抗?朝中重臣中唯有郭懷或許還對皇室忠心耿耿,可他與楚名棠昔日曾是生死之交,最近聽說他二人還要結成兒女親家!梁臨淵發現,自己已站到了與世家抗衡的最前列,可自己能擔得這份重任麼?

楚錚並不知道梁臨淵正陷於苦悶彷徨,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意。在他看來梁臨淵這類耿直文士若能為已用那是再好不過,若要與已為敵實在不夠份量,君子可欺之以方,就算號稱當世大儒並當了二十餘年禮部尚書的韋驊,從楚天放、王烈再到自己父親和方令信,從未將他視為真正對手。

此時的楚錚正一腳深一腳淺地往自己的營帳走去,驃騎營的劉將軍是個豪爽之人,他對這次被降了半職並不在意,反而對楚錚的精銳營極感興趣。他久經沙場,敏銳地感覺到自己麾下若有這樣一支小隊,無論是刺探軍情還是夜戰襲營都可派上大用場。楚錚被他磨得沒辦法,隻好答應等自己出塞回來也為他訓練一千軍士。劉將軍大喜,為表謝意設宴款待。主將不在乎,可驃騎營其他將領對楚錚滿腹怨氣的有不少,一聽劉將軍還是宴請楚錚,都不由暗想這明裏不能報仇,以酒泄憤總可以吧。於是乎一場酒場車輪大戰上演了,隻是楚錚的頑強大大乎驃騎營眾將的意外,眼見未把仇人放倒自己要先倒了,稍微清醒一些忙去搬救兵,一時間驃騎營的軍官無論職位高低排著隊敬了楚錚一遍,最後連端菜倒酒的親兵也端著碗上來了。人力終有窮盡時,楚錚內力再強也總有受不了的時候,正想落荒而逃,卻見親兵來報驃騎營所有存酒都已耗盡,楚錚忙借機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