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用人不疑(1 / 3)

看著不時閃著火星的紙灰,楚錚卻並沒有急著起身,手中的火杆仍在裏麵撥弄著,兩耳卻悄然豎起,傾聽著雙親的動靜。

似過了許久一般,楚名棠聲音終於響起:“錚兒,你先去前院等候,為父與你娘有事相商。”

楚夫人也道:“錚兒你還沒吃早飯吧,娘已吩咐春梅熬了罐米粥,先去吃吧。”

楚錚緩緩站了起來,躬身道:“是。父親,娘,孩兒告退。”

楚錚走後,楚名棠夫婦相互看了一眼,均歎了口氣。楚夫人將案上早已冷卻的茶水倒掉,重新為楚名棠泡了一盞,道:“夫君,這儲妃……武媚娘之事,該如何是好?”

楚名棠端起茶盞,沉吟片刻,道:“武媚娘之事,歸根結底還是在錚兒身上,當初是錚兒將她安排入宮內,期間又道這女子起了異心,為夫還真信了,卻不想他二人將前儲君都毒殺了,為夫實是始料不及。”

楚夫人輕笑道:“這就不必怪罪錚兒了吧,儲君不死,朝中又怎會有現今安定之局。”

對於這點楚名棠早已默認,道:“為夫曾以為,錚兒做事一向還算縝密,照理來說應已將這武媚娘除去,不會留下隱患。可漸漸發現這小子似乎又在玩火,數月過去了,武媚娘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漸漸成了為夫心頭一根利刺。”

楚夫人聽著覺得有些不對,有心為楚錚辯解,可一時又不知該說何是好。

夫婦二人就這般沉默著,楚名棠手中這盞茶不知不覺已喝完,忽喃喃說道:“可如今看來,這武媚娘或許當真有可用之處。”

楚夫人沒有聽清:“什麼?”

楚名棠將茶盞往案上一擱,起身來回踱了幾步,道:“夫人,你可知為夫自任太尉以來,最為頭痛之事是什麼?”

夫婦二人相濡與共數十年,楚夫人對此當然一清二楚,道:“夫君最為頭痛之事乃門下子弟並無可真正擔當重任者,這些年來,楚家在朝中可說隻靠夫君一人支撐,就連現禮部尚書楚名南,能擔當此職也不是慣性使然,真論才能恐怕還不及刑部方令白。唯一可幫到夫君的,也隻有錚兒了。”

“夫人所言甚是。”楚名棠道,“為夫接任楚家宗主後,才漸漸明白當年大伯將宗主之位傳於一旁係子弟,實是無奈之舉,楚家的沒落並非隻是一時流言,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這本不足為奇。細數曆朝曆代,權傾朝野的世家又有幾個能長久的。”楚夫人道,“大趙開國之初九大世家中,董家權勢最強,楚王兩家隻排在中遊。董程之亂後,楚家在夫君太祖父梓瀾公整治下,一躍成為本朝各世家之首。之後兩位宗主均可稱之為傲世之材,隻是可惜呀……”

楚夫人笑得有些幸災樂禍:“家族與宗主過於強勢了,族中子弟卻逐漸沒了進取心,反正個人的仕途都由族內長者來操心,隻要不是癡呆瘋傻,每人都會有個不錯的官職。反倒是我們王家,若想在族中出人投地,唯有靠以性命拚來的軍功,就算那些方家子弟,這些年來亦是臥薪嚐膽,或日夜苦讀經書,或效仿我王家邊疆從軍,終於出了方令信和方令明兩兄弟,一為當朝相國,一為西線大營統領,方家至此可與我楚王兩家平起平坐。想當年妾身年少時,京城裏最看不起的就是你們楚家子弟,一個個學問不高,偏還裝成風流才子糾纏妾身……”

楚名棠連咳數聲,楚夫人卻毫不在乎:“妾身說的是上京楚家子弟,與夫君又無關。當年啊,若非遇見夫君你,妾身才不會入楚家門呢,說不定早嫁於……”

楚夫人撥弄著手指,看似正細數著當年京城那群俊雅少年。楚名棠忍無可忍,黑著臉道:“不就是方令明麼,還有何人?你我大婚時他也不入內道賀,隻堵在楚府門外,一副傷心欲絕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