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九章 玉眼蓋、玉鼻塞(1 / 2)

“帽子?”

“帽子!”

從疑惑,到煥然大悟。

現場的考古人員,全都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

在頭部,又是編織品。

想一想,確實也隻有帽子這一個可能!

也就是說,劉賀下葬的時候,還是戴著帽子下葬的。

這也確實很正常。

對古人來說,衣冠整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下葬的時候,對待屍體和對待活人是一樣的。

鞋子、襪子、衣服、褲子、帽子,這些都需要穿上。

其實包括現代人,不也是如此。

哪怕現代是火化製度,但是一般死者在火化之前,也要請專門的入殮師,為其化妝,換上壽衣,才會推去火化。

這是一種為死者保持身後尊嚴的事情。

“文獻記載,海昏侯劉賀戴的帽子是惠文冠。”

孔建文摸著下巴說道:“這會不會是一頂惠文冠?”

惠文冠,實際上是一種官帽,相傳為趙惠文王創製,故稱惠文冠。

漢謂之武弁,又名大冠,諸武官冠之。

侍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

因又稱“貂璫“﹑“貂蟬“。

《漢書·昌邑王劉賀傳》:“王年二十六七,為人青黑色,小目……衣短衣大絝,冠惠文冠。”

在《漢書》中,就準確的記錄過劉賀穿戴惠文冠的樣子。

雖然說,劉賀不可能一生隻戴這麼一種冠。

但是,他在麵見重要人物的時候,就喜歡戴惠文冠,這說明他是愛用惠文冠的。

那麼在去世的時候,他也很有可能穿戴惠文冠下葬。

隻是,目前在劉賀頭部殘留的這些編織品殘物,數量並不多,也根本已經沒有“冠”的形狀了。

到底這是一頂什麼冠帽,隻能將這部分還保存完好的編織品,送去給文物修複人員嚐試修複,看看能不能修複出個大概的形狀來。

花費了一個多小時的功夫,這些軟的和麵條差不多的編織物,被整體提取起來,放入文物盒子,送去給文物修複人員研究。

繼續提取那枚覆蓋在劉賀臉上的玉璧。

經過陸續提取,玉璧的碎片已經提取出大部分了,隻剩下一點殘片還遺存。

清理著,清理著。

很快,陳翰又發現了新東西。

“怎麼在牙齒上麵,有一個好像是瑪瑙珠子的東西啊?”

陳翰一邊通報著,一邊手上動作不停,很是輕巧的就將一顆大約比黃豆略大,整體呈現出暗紅色的瑪瑙珠子。

“這顆珠子的位置,大概是在牙床之上,鼻孔之下?”

陳翰品過味來,驚喜的說道:“這會不會是鼻塞啊?!”

這出土的位置,不就是在鼻子這邊嘛。

比黃豆略大點的形狀,也很適合用來塞鼻孔啊!

雖然說,之前出土的玉九竅,除了覆蓋眼睛的玉片,是片狀的,其他不管是塞鼻子還是塞耳朵的,都是短小的圓柱形玉器。

但是也沒規定說不能用圓形的瑪瑙來塞住鼻子。

漢代所謂的玉九竅製度,核心並非是器型,而是其作用。

也就是用玉器,將人體幾個可以讓靈魂偷偷溜出去的洞,給堵住。

這樣就能將死者的靈魂留在身體裏。

然後再加上用玉維持住屍體不腐,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墓主人就能複活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