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突變(1 / 3)

通常兩個朋友關係的男人,如果同時愛上一個女人,若想繼續維持這份友誼的話,一般都不會將話題扯到這個女人身上。但大東和馬千乘在車裏談論秦良玉已經快一個小時了。

兩個人的心情自然各不相同,馬千乘有的是離別前的傷感和眷戀,大東有的是得不到的矛盾和遺憾。

“這次回來的第一站你去的是你跟貞素的墓地了吧?”想起丟失記憶的春蘭,大東開口問道。

“是的。”馬千乘看向大東,“你是不是經常去給她掃墓?”

大東苦笑了下,沒有回答馬千乘的這個問題,反問道:“你去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馬德間將軍?他一直不肯投胎轉世,堅守在墓地為你們夫妻二人守陵。”

馬千乘臉上現出悲哀的神色,歎了口氣道:“豈止他一人。”

大東也跟著歎了口氣,接著問道:“民間一直流傳說貞素死的時候,為她建墓的那些工匠被你的人下毒害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馬千乘冷哼了聲,“你信?”

大東語氣堅定地道:“自然是不信!你與貞素的為人我還是清楚的,如果傳言說的是別的事,或許我會信,但這種傳言我是不會信的。因為你跟貞素二人不是草菅人命的人。但這流言一直流傳至今,怕是有太多的人誤信是你為了不讓人知道貞素的真墓在哪而將他們毒殺的。”

馬千乘擰了下身子,麵向大東,“你找到貞素的真墓了?”

大東挑了下眉毛點點頭,馬千乘嗬嗬一笑,“那你在貞素的墓地應該看到那些人了。”說完,他又改口道:“應該說是那些陰魂了,其實,那些人都是自殺身亡的。”

馬千乘的記憶被拉回到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當時清兵入關,崇禎帝在煤山自縊。作為反清複明的標誌性人物,我擔心在我死後,清朝會對貞素的政治行為進行追究,我不得不為身後事考慮,所以才為貞素做了47處衣冠塚,就是擔心他們會在我死後破壞貞素的陽體。”

“我們土家族人講究一個忠義,他們清楚一旦事後被查到是他們修建的墓地,各種拷問自不會免。為怕事後他們當中有人會經受不住拷打而出賣貞素的真墓所在,所以在一個叫大昭的提議下,凡有妻室並育有兒子的工匠留下來修建墓地,那些沒有子孫延續香火的,便都被打發回去了。”

“那日清早發喪完以後,這些修墓的工匠們在大昭的帶領下集體服毒自殺。而後,他們的魂魄便一直守在貞素的陵墓旁。這就是為什麼時至今日,貞素的真墓一直沒人能夠找到的一個主要原因。”

大東輕歎了口氣,搖搖頭道:“沒想到這些人的一番忠義之舉,竟然給你們夫妻的名譽帶來這麼大的困擾,想來如果他們當時知道事後會是這種結果的話,也就不會選擇在墓地自殺了。”

馬千乘無奈地道:“其實你有所不知,他們在做出這個決定前,曾向三教寺的海明大師打聽過。海明大師曾告誡他們說,在金剛乘裏,自殺乃是最大的禁忌,其罪與殺 佛同,且死後將墮入地獄,永不超生。”

“設想,一個活生生的人,在知道自己將以何種方式死亡,且提前知道死後的遭遇,常人恐怕很難會下得了這樣的決心,這也是讓我感覺虧欠和不安的地方。”

見馬千乘剛好起來的情緒又變得低落起來,怕影響到他的身體,大東趕忙勸慰道:“這些人死前並未受到任何人的脅迫和唆使,為忠義而慷慨赴義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死亡方式。”

“你也不要太過於內疚。再者,他們都是有後人的,香火未斷,而且他們在陽間逗留守護貞素的陵墓的同時,也可以守護他們的後人。”

馬千乘嘴角微抿,點了點頭,“怕是也隻能如此安慰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