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易晚晴的故事(1 / 2)

幽然居與雍州台直線距離超過兩公裏,過去的路還全是上坡路,要是換成普通人走一趟,起碼得累的氣喘籲籲。

不過北風別苑既然號稱江州第一休閑會所,那基礎設施自然是沒得說。

一出門,就有專門適合在園區內通行的電瓶車,載著兩人來到幽然居。

相比雍州台的富麗堂皇,青州小築的典雅精致,這裏就顯得格外幽靜。

幽然居位於一處山坳中,四周環山,建築則依靠著山勢而建,顯得精致而又充滿匠心獨到,不愧是易家耗時二十餘年才修建起來的豪華莊園。

“請。”

易晚晴對簫布衣說。

簫布衣點點頭,邁步走進幽州台。

進去後才發現,看外表已經很靜謐的幽然居,實際上比想象中的還要安靜,極為適合居住,也不愧是能被易晚晴選中當作居住的地方,這份清靜與她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淡雅氣息,恰到好處。

悠然天上居。

一進去,就看見正房的牌匾上,寫著五個字。

簫布衣嘴角微微上揚,道:“居然天上客,客上天然居,好名字。”

簫布衣一下猜出了“幽然居”名字的來曆,笑著稱讚著。

易晚晴的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說:“謝謝。”

……

在易晚晴的代領下,簫布衣來到了一處水中小榭。

這水池一看就是天然形成的,後來又在原有的山泉水池上,修建了一個用來招待客人的小榭。

在山泉池的一邊,是一個瀑布。

瀑布從山上落下,注入水池,伴隨著浩大的聲勢,在靜中取鬧,又是一番別樣的心思。

早就有人在小榭的桌子上準備好了茶水。

易晚晴親自為簫布衣煮茶。

水是取自那瀑布傾瀉下來的山泉水,幹淨清冽,配合著上好的茶葉,別有一番趣味。

易晚晴的煮茶手法,一看就是經過大師的熏陶,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觀賞性,讓這品茶也多了幾分別樣的趣味。

然而,簫布衣卻隻看了一眼,就沒有再繼續看了。

因為他的注意力,被小榭旁邊,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工藝品”給吸引住了——一個怒龍麵具。

這麵具出現在這小榭中,與這小榭格格不入,一股猙獰霸道嗜血的氣息,從那怒龍麵具上淡淡逸散開。

要是其他的東西,簫布衣隻當這是主人家別樣的趣味。

可是這麵具,那就不同了——因為這是他曾經佩戴過的麵具,那麵具上散發出來氣息,也正是他常年累月戴下來,遺留在這麵具上麵的氣息。

所以,他一眼就認了出來。

這麵具說來倒是有點來曆,那時的他剛剛去了北部神州,還未徹底在北部神州站穩腳跟。

害怕被仇家追殺的他,終日隻能帶著這怒龍麵具見人。

這也是天龍殿名稱的由來。

後來戴久了,他也就習慣戴著麵具見人了,以至於天龍簫布衣的名聲響徹國內外,但卻鮮有人見過他真麵目的原因。

可是,這裏怎麼會有一個他曾經戴過的麵具?

他有點疑惑。

再看向易晚晴,他忽然眼睛一眯,終於想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