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案不能真的毫無盈利點。
董杉然發現自己的腦子正在不受控製的完善整個方案。
現在這份工作實在是太讓她痛苦了, 她的大腦會本能的去爭取任何一個可能擺脫它的機會。
董杉然歎了口氣,不再和自己的本能對抗,任憑整個人一點點的興奮起來, 把這個其實早就想好,隻是一直埋藏在心底深處, 沒機會實施的夢想挖了出來。
這個書店不能開在老家的校門口。
董杉然理智回爐之後把童年夢想和現實相結合。
她不知道這個夢想基金是閨蜜為了幫朋友們實現夢想而建立的,所以她隻能用一般常識去理解它——
雖然基金會的宣傳詞號稱隻為幫助實現夢想,但誰都知道宣傳詞不可盡信。
董杉然覺得這基金會不可能是搞慈善的, “投資十萬塊, 一年回報一千分紅”這種方案就算能被收下,也一定會被扔垃圾簍,不可能獲得最終資助。
所以她必須要讓自己的方案既滿足心中夢想, 又留下足夠的盈利空間。
而老家校門口無數個倒閉的書店已經證明了這種模式不可取了,畢竟現在網絡購物早就普及, 沒幾個人會去校門口買又貴又沉的教輔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越來越多的網紅書店。
所以董杉然打算參考他們的成熟做法, 那就是做成“書店+飲品消費區”的模式。
雖然這樣的經營模式經常被人詬病“書店沒有書店的樣子”, 但這確實是無奈之舉。
因為一直有這個夢想, 所以董杉然這些年來也沒少關注實體書店行業的相關信息。
於是她清楚的知道, 雖然現在書店還叫做“書店”,但其實主要的利潤點已經是在周邊產品上了。
而具體的利潤點是什麼,就要看這家書店連帶經營的產品是什麼了。
如果也賣文創產品, 那利潤點就在文創上,如果定期開講座、舉辦見麵會,那利潤就在講座和見麵會上, 而開飲品區,賣咖啡和奶茶,利潤自然就在這些飲品上。
正好, 董杉然本身也喜歡咖啡,之前還自己研究過手衝咖啡的做法,在書店裏加上咖啡區不會讓她有任何的不愉快。
而確定了經營模式,也就意味著確定了開店地點。
這樣略顯小資的經營模式注定了這樣的書店在大城市更受歡迎,如果裝修再考究一點,能夠做成網紅打卡地的話,雖然離書香味兒越來越遠,但離活下去卻越來越近了。
而且這樣還有一個好處——
董杉然眯著眼睛回憶,她記得自己看過一篇報道——
現在很多大型購物中心都喜歡通過店鋪租金打折的方式引進書店。
購物中心裏如果隻有餐飲、購物和服務未免有些單調,而書店作為一種有逼格又適合消磨時間的店鋪,能夠給購物中心起到很好的裝點門麵和引流效果。
所以很多新開的購物中心,願意以三折,甚至一折的租金把書店先請進來。
如果我能和某個購物中心達成協議的話,那開書店最大的成本,店鋪租金就能減少好多了,這樣不論是獲得資助的可能,還是後期盈利的可能,也都會隨之增加。
董杉然在腦子裏快速的篩選著備選的購物中心。
也許,我租的房子附近新開的那家就是個好選擇。
她住在五環之外,周邊都是新建的小區,這個購物中心是住宅的配套商業,剛剛竣工不久,正處於招租的狀態。
如果自己抓住機會,去談談的話,也許能有個好合同。
而且如果是在那邊開店的話,經營的圖書種類也好選擇多了。
她那邊順著地鐵線往城裏走就是互聯網公司的聚集地,居住人群一半以上都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的員工。
客群特征明顯,進書也能更有針對性。
“鑫鑫,我先去好好調查調查,有了初版方案後,你先幫我看看唄!”
董杉然越想越興奮,腦子裏蹦出來的想法也越來越多。
她有些坐不住了,她得趕緊回家把這些想法好好捋捋,然後搞出一版“能見人”的正經方案去投稿。
不過她現在還不知道林鑫就是“終審”本人呢。
她以為林鑫隻是幫公司推廣發了個朋友圈,所以她毫不客氣的找林鑫一起幫她參詳。
林鑫愣了愣,然後愉快的接受了邀請。
哈哈哈,不知道衫然到時候發現我就是評委本人會是個什麼表情呢~
林鑫的惡作劇基因偷偷冒頭。
施比受享福,林鑫雖然不是聖母,但在能力範圍內幫幫小夥伴她還是很開心的,否則自己能買豪華郵輪,而閨蜜卻還為了兩千塊錢天天加班到11點她心裏也不好受。
雖說“富易友”在當今社會很常見,但林鑫卻不想當那個一路換掉朋友的人。
所以現在林鑫的心情非常愉快。
送走了要專心完善方案的閨蜜之後,時間很快就走到了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