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眼見兩人離開,遊客上前,還能清楚的看到,適才男子蹲在地上,竟是用白沙擺出了一顆心,一顆被長箭穿過的心。
2013年春末,傅寒聲帶妻兒前往新西蘭,遠離一眼望不到邊的國際品牌店、商業街和百貨商場大廈,據說在一處遠離市郊的農莊裏住了大半年。
2009年之前,蕭瀟承受各種各樣的壓力,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2009年之後,她可以隨時停下腳步,隻為喜好而為。帶著摩詰出行,不宜頻繁更換行程,尋覓一處適合短暫生活的落腳地,停頓一星期,或是半月再遠行,卻是再好不過了。
但凡是有了孩子,縱使是再如何冷漠的一個人,也能在孩子麵前心存溫軟,這世上最動聽的情話,從來都不是“我愛你”,它可以是丈夫口中的“小乖”,或是“親愛的”,也可以是兒子口中的“媽媽”,或是調皮的“傅太太”。
婚姻落實在生活裏,隻靠愛情維係婚姻,是完全不可能的,真正維係婚姻長久的,不應是狹隘的“愛情”,而是滿滿的愛。
新西蘭入住,傅寒聲陪蕭瀟親自去市場選購生活用品,她在家裏忙來忙去,盡量不讓傭人插手,一個人布置新家,他在一旁看了無疑很歡喜,也很配合。聽從妻子吩咐,幫忙搬東西,幫忙掛窗簾,幫忙安裝彩燈,新家需要慢慢裝點,想到什麼,就添置一些什麼,反正有大把時間可以慢慢想,所以不急。
新家來了一位老成員,是阿慈,以前住所不定,所以阿慈一直留在國內,這次被傅寒聲帶到新西蘭,最高興的那個人無疑是摩詰。
說起摩詰,倒是一個很好養的孩子,這裏的好養,指的是不挑食,從小到大吃飯,從不讓傅寒聲和蕭瀟擔心,但這個孩子唯獨不喜吃肉,傅寒聲和蕭瀟怕他營養跟不上,為此在摩詰餐食上沒少下功夫,也曾屢次哄勸,誰料摩詰不聽,兩人倒也沒有勉強他,傅寒聲倒是看得開,反過來安慰妻子:“不是大事。”
在他眼裏,所有的事似乎都跟大事無關,就連隱居幕後,半退隱新西蘭,也被他視成很自然的一件事。
猶記得初來新西蘭農莊,他是這麼告訴蕭瀟的:“目前除了農莊,我們身無分文。”
蕭瀟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要和她在這裏從零開始,體驗一次徹徹底底的農家生活。男主外,女主內,他負責賺錢,負責一家溫飽,摩詰負責喂養阿慈,她負責做飯......
她現在做飯技術很好,拿捏傅寒聲、摩詰胃口十分到位,但她下廚機會並不多,多是傅寒聲做飯,摩詰自動去廚房打下手,家庭成員分工明確,摩詰耳濡目染,所以小小年紀,獨自生活能力卻很厲害。
傅寒聲是一個賺錢高手,蕭瀟從不問金錢出處,隻管接錢。從和他在一起的那天開始,她就明白,跟隨這樣一個男人生活,哪怕一切是零開始,她也沒什麼可擔心的。
他說:“親愛的,我會再給你一個天下。”
身為男人,他對未知有一定的冒險精神,也有一定的征服欲,單從這一點而言,從商精神她遠不如他。
生活,怎會沒有磕磕碰碰的時候?偶爾她也會和他鬧別扭,但這種情況,多是發生在教育摩詰的問題上。
他很寵摩詰,這是毋庸置疑的。
摩詰很小的時候,親自繪畫的塗鴉作品,明明亂七八糟,看一眼就覺得頭暈目眩,但他卻會花時間陪摩詰慢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