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瑾瑜在旁邊看了半晌,期間瘋狂地誇讚秦越有創意,當他接過來果茶嚐了一口後更是讚不絕口道:“除了牛我想不出來別的字,建議您回頭去改名牛越。”言罷他又喝了一口才做出了更加細致的分析,“冰沙配上豆沙的口感綿密緊實,整體的味道清新卻不單薄,甜味對於不嗜糖的人來說剛剛好。略微的苦意融合著果香,讓整體的口感更加富有了層次感,非常絕妙的搭配1
秦越聽他吹自己已經聽慣了,聞言隻是道:“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楚瑾瑜聞言又嚐了幾口,還是沒嚐出來,不過當他拉開距離看到杯子裏的顏色後他找到了問題:“口味上沒有,但是這杯果茶的顏值,是不是差了點?”
阿木果煮出來的水、檸檬汁以及木莓榨成的果汁都是黃色的,但是豆沙卻是棕褐色的,兌在一起的顏色確實有點一言難荊
秦越點了點頭,思考了片刻後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豆沙做成和珍珠一樣的小料,加進去之後不會散的那麼快還能增加口感。
這個其實挺好做的,他本身買的就有做珍珠還有芋圓之類的原材料替代品,稍微往豆沙中倒一點就能成型。
成型之後的“豆沙珍珠”加入果茶中之後讓整款茶的顏值上升了不少——沉沒著珍珠的杯底是棕褐色的,隨著珍珠的“融化”,顏色會慢慢從杯底延伸上去,果茶上半截的眼色則是橙黃色,總體從外表上看上去有種漸變的感覺,創意度拉滿。
第二種果茶的主料是那種圓形的紅果子,那玩意大名“月紅果”,榨成汁之後卻是非常正的粉紅色,稍微加點檸檬汁稀釋就會變成頗具夢幻色彩的桃子色。
這個月紅果可比前麵那個木莓好處理多了,它不僅顏色很上相,味道也不錯。
甜味很濃鬱,甚至濃到了發膩的地步。秦越將一半果肉切成小塊放入杯底,另外一半榨汁,和前麵一樣加了茶水以及檸檬汁後,楚瑾瑜的評價是:“還是有點太甜了,要不調換一下比例試試?”
然而秦越調了之後他又遲疑道:“嘶,有點淡了。”
秦越一臉冷淡,眼神則是一副想把他剁了的神色,可能是求生欲讓人聰明,楚瑾瑜瞟見了他手邊那桶阿木果,靈機一動:“不如加點這個,反正它原來的功能也是仙草的替補,加進去口感說不定會更好。”
他的這個主意確實不錯,按著第一次的比例,額外將炒過的阿木果加進去之後,泛著清香的苦味完美地中和了月紅果帶來的甜膩感,同時也在果肉中增加了顆粒感,喝起來就和它的顏色一樣甜美夢幻。
第三種的主料自是不用說,畢竟楚瑾瑜一共就買回來四種水果,最後那一種還是檸檬。
這種水果的名字叫做“草實”,顧名思義,它是綠的,不過去掉皮之後吃起來的口感有點像荔枝和葡萄的縫合體,味道卻出奇的像芒果。
草實的缺點是味道不夠濃厚,秦越對此的解決辦法是——加奶。
當然他也買不到什麼特別上等的好奶,用的還是跟前世椰奶差不多的植物奶,總而言之不是真的哺乳動物產的奶,不過對於起步階段的產品來說,植物奶已經夠用了。
前兩款茶都是非常正統的果茶,裏麵一滴奶也沒有,第三顆茶總歸得有點新意,於是秦越便按著芒果奶昔的做法將第三款果茶完成了,就是果汁的顏色是綠的,配上乳白色的植物奶後看起來還挺清新的。
做完之後他還在上麵隨手加了個奶蓋,楚瑾瑜見狀評價道:“有那味了。”
最後一款茶則綜合三種水果做出來的,有點水果撈的感覺。
前麵說了這三種水果多少在某一方麵上都有些缺陷,秦越便想到它們能不能互補的問題,他常識了一下後發現真的可以——木莓的果香、月紅果的甜膩、草實的清新,湊在一起完美地反應出了精妙的結果。
就是三種果汁兌在一起的顏色跟第一款果茶的初品一樣不太好看。
既然果汁不行那就全部用果肉,而後秦越又將衝泡的茶水換成了豆水和茶水的混合。
阿木果煮出來的水和豆水都是那種淡綠中泛著些許黃的顏色,有點像毛尖泡出來的感覺。
等到四種果茶全部完成,時間已經到了晚上九點。
但在廚房呆了一天的兩人都沒感覺到餓,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一下午都在試喝。
秦越倒是還好,畢竟他主要管做。
楚瑾瑜到最後卻是快喝吐了,他肚子撐得不敢往前趴,隻能後仰著靠在飼養缸的另一側,尾巴尖往水麵上一伸,儼然一副快被撐死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