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候選人(1 / 2)

午夜夢回,他時常想起慘死的建成、元吉,每到這時刻,他就冷汗涔涔。

你的皇位是搶來的,你本不應該坐在這個位子上。

隻要他還活著,還在做皇帝,他就不會忘記這件事,永遠不會忘記。

不論他對外如何說,如何聲明自己做皇帝是理所應當,是李淵親自選中的人。

然而,沒有人會比他自己更加清楚,這皇位的到手,是伴著鮮血淋漓的。

這份愧疚也好,悔恨也罷,讓他更加珍惜皇位。

他勵精圖治,他兢兢業業,唯一所圖的就是不要辜負了這來之不易的皇位。

而今,一個重大的問題擺在他的眼前,而且,似乎是無解的。

他不可能長生不老,這位子總有一天要交出去。

不要懷疑,自從有皇帝的那一天開始,就沒有一位皇帝是不知道自己終究要死的。

雖然人人都希望長生不老,也遍尋方法,然而,人終究還是不能和大自然相抗衡。

這是人人都承認的觀點,皇帝也是一樣,要不然,也不會需要太子這個職位了,既然人都已經可以長生不老了,還需要太子做什麼?

千古一帝就可以了。

可見,就連皇帝本人都知道,人是不可能長久到永恒的。

然而,就是因為他做的太好,他才更加發愁,若是本來就沒有什麼大作為的皇帝,興許對自己的接班人問題也不會太在意。

差不多就成了,說不定接班人還會比自己做的更好些。

那些子嗣不豐的人,就更不用擔心了,反正也隻有很少的選擇,更有甚者,就隻有一個選擇,一根獨苗的。

沒得選,也就沒有可發愁的。

而李世民,他的選擇看似很多,其實,也並不是很多。

就算是再有能力的兒子擺到他的麵前,他都會覺得,與自己差的還遠的很,根本就不能比。

他如何放心把自己苦心建立的基業交到他們的手上,他放不下心啊!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心理,才造成他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也是經常反反複複,沒有個定性。

他的舉棋不定也成了引發兄弟鬩牆的一大原因,若是他一直都對承乾十分滿意,不挑不揀,李泰他們也不會撲騰的這麼歡。

就比如這一次,承乾的醒悟和泰兒的糊塗,讓他心中的秤杆又再次偏向了李承乾這邊。

若是承乾真的能夠爭氣,他又何必非要整日裏惦記著換太子的事情,畢竟,他李世民也不是漢武帝。

他絕對沒有不相信承乾的意思,若是承乾能像劉據一樣,老老實實的做三十年太子,不招災不惹禍,還能夠把朝政都處理的井然有序,他絕對不會做劉徹那樣的糊塗事。

可惜啊!

承乾的資質還不如劉據,他根本就不具備安分這個天分,以他之前的表現看,當個守成之君都有困難,更別提讓他更加進步,開疆拓土了。

視線轉向李泰,雖然他心胸不寬,賊心眼子也是多得很,不過,世民幾乎可以確定,扶持李泰上位,至少可以保證基業不損,至於能不能更好,那就是說不準的事情了。

也不是他能夠控製的事情,他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

在他眾多的兒子裏,他當然是最看好雉奴的,都說三歲看老,雉奴已經九歲了,李世民從他的身上,已然看出了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