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煙一縷,長孫無忌把紙卷燒毀,反正,這個布局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承乾現在的表現也還算差強人意。
長孫仍然有時間,從長計議。
自從開始輔佐李承乾,長孫就搬到了東宮居住,與其他皇子的居所不同,東宮隸屬於皇城範圍,占地廣大。
同時,因為東宮的主人既是將來的君主,於是東宮的各項布置,包括建築、人員的配置都是模仿了正式的朝廷。
擁有小號的三宮六院,同時,官員的配置上,也是左春坊、右春坊並列,還有內坊是專職伺候的。
於是,這樣一座占地廣大的宅院,想找一個地方給長孫居住,實在是輕而易舉。
長孫辦事一向講究,李世民離開之前,他就已經向他做了彙報,他入住東宮,是李世民親口答應的。
倒也不是因為什麼特殊的原因,完全是辦公方便。再者,長孫和承乾畢竟是舅甥的關係,既是君臣,又是親人。
就算是住在一起,也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再者,對長孫的人品,李世民還是信得過的。
說到結交權臣,就算是承乾有意,長孫也不會同意。
再者,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複雜的,想完全剝離,幾乎是不可能的。
任何朝臣都會認為,長孫是全力支持太子的,刻意避嫌也不見得會收到多好的效果。
於是,在李世民前往洛陽,留下承乾監國的這個當口,他幹脆放開了手腳,就讓長孫入住東宮處理朝政。
這是李世民對長孫的信任,同時也是一種試探。
他也想看看,脫離了自己的掌控,這兩個人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等到他從洛陽回來,一切會不會就大變樣了?
有的時候,必要的試探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再信任人也是如此。長孫對自己的心意到底能領悟到幾成?
李世民很好奇,若是他能完全領會到自己的用意,將來,等到真的要確立儲君之時,一切也就好辦多了。
另一邊,長孫雖然不是李世民肚子裏的蛔蟲,卻也很明白,他能夠成功入住東宮,背後的含義,絕對沒有這樣簡單。
別以為,長孫看不出李世民的用意,其實兩人相伴也有二十年了,他對李世民的心思基本上可以揣摩到七七八八。
李世民肯定也在觀察,經過這次監國之後,長孫和承乾的關係能演變成什麼樣子。
長孫胸有成竹,他不會讓李世民抓到把柄的。
人的心態有的時候就是這樣複雜,在前朝,長孫自然還是相當支持李世民的,對於他的各項朝政安排總是兢兢業業的執行,提出各種有建設性的意見。
可轉到私人關係這一項上,長孫還是為自己考慮的更多。正是因為這份考慮,在有些問題上,他才不能和李世民保持一致。
陽奉陰違的事情也還是會做一些的,雖然李世民現在正是春秋鼎盛,完全不需要考慮身後的問題。
可長孫不一樣,李世民考慮不到的,他要提前準備,這樣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去運作,才不顯得倉促。
對於他要選擇擁立的對象,長孫還是有諸多顧慮的,不能馬上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