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看不穿,長孫無忌對沈安就越是好奇。尤其是經過了上一次的正麵交鋒,長孫更是對沈安豎起了提防。
更何況,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這個小子竟然動手陷害了長孫無憲。
雖然他和無憲的感情不算好,他也並不是很在乎無憲的死活,可是,這是對內來說。
對外來說,長孫無憲到底還是自己的親哥哥,他這麼一個手握重權的趙國公在這裏擺著,沈安居然可以毫不顧忌,就動手除掉了長孫無憲,這當真是超出了無忌的想象。
但凡是一個對朝廷有簡單認知的人,都知道,動了長孫無憲就等於和他長孫無忌結下了仇怨。
可是,沈安完全不懼怕自己的權勢,幹脆利落的架勢,完全不似一個隻有十四歲的少年。
誠然,一切就如同沈安所說,當日,朝堂之上,真正發揮重大作用的,還是齊王李佑。
包括最後動手除掉長孫無憲的,也還是李佑,可是,無忌從來都沒有把李佑當成是心腹大患。相反,他對沈安卻是十分警覺。
即便不是直接的凶手,沈安總也是推波助瀾的人,更何況,他的身份和李佑能相提並論嗎?
李佑貴為皇子,還從來都是一個敢想敢幹,也不在乎結果如何的莽撞人。可沈安呢?
從他那日的言行來看,絕對是個城府很深的人,事事有計劃,這也就表明,李佑的行為很有可能是即興發揮,完全的隨性而為,可沈安的卻絕對不是如此。
要知道,按照他的說辭,他和長孫無憲是早早的就結下了仇怨,長孫無憲幹的惡事,對於沈安來說,確實是無法原諒的。
也就是說,這顆仇恨的種子,早就已經在這個少年的心中種下,可是,他卻沒有著急去找無憲報仇,而是一直在等待時機。
長孫後來回憶,在齊王府的那一次,應該是沈安第一次見到無憲,無忌懷疑,沈安就已經在做打算,如何才能為父報仇。
從他和沈安的交往之中,他認為,衝動易怒的李佑,不過是被沈安利用了。
然而,就算長孫看清楚了事情的全貌,他也無法對沈安下手。畢竟,真正動手的並不是他,而是李佑。
可以說,以他現在的能力,鏟除沈安還是易如反掌的,可是,李佑呢?絕對不是他三言兩語就能夠撼動的。
更何況,當初將無憲流放是李世民親自下的旨意,也就是說,在李世民的眼中,無憲的種種惡行,合該滾到邊遠之地去受苦。
其實,長孫無忌也是這樣想的,無憲這個人,一把年紀了,還不知收斂,隻要有機會,就會拚命害人。
其實,此前,把他從流放地召回長安,長孫無忌就並不支持,曾經奉勸過李世民,要三思而行。
可那個時候,世民沉浸在對亡妻的無限追憶之中,無法自拔,關於長孫的一切,他都想要留住。
美好的,遺憾的,亦或者是不成器的異母兄弟,他都想幫著長孫保全。即便長孫從來也沒有這樣的要求。
可是,李世民還是這樣做了,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對長孫無憲這種天生的惡胚,真的不需要給他太多的眼色,他是不會吸取教訓的,更不會長進。
其實,李世民對長孫無憲的要求並不高,隻要他能夠老老實實的,不招災不惹禍,他就可以用大把的金錢供養著他,讓他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