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勞動能手小雉奴(2 / 2)

再打聽打聽,她小的時候,究竟有沒有見過一個叫袁天罡的人,會不會是史書為了映襯她後來的作為,胡亂瞎編的。

當然,對於現在的沈安來說,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按照李治的歲數,他現在才隻有九歲,遠道而來的武女士,大概十三歲左右。從曆史記載上來看,他們夫妻年齡差大概在三歲左右。

那麼應該就是一個生日在前,一個生日在後,根據武女士自己的回憶,初入宮門,她是十四歲,也就是說在路上的這兩三個月,她應該還會再過一個生日。

這樣就完全符合曆史記載了,作為李治的好朋友,沈安在想,他是不是應該提前給李治紮一針?

給他提個醒,讓他離武女士遠一點?

或者,幹脆下一劑猛藥,直截了當的告訴他,這個豐腴的女人,將來就是你的老婆喲!

你若是不爭點氣,就會被她死死的攥在手心裏,動彈不得。

“殿下……”

“啊?”

“沈公,你說什麼?”

李治把他手裏的丹霞牡丹植株接了過去,裝模作樣的放到了坑裏,還當當正正的。

沈安懷疑,難道,李治以前見過種樹的嗎?

別懷疑!

養在深宮的皇子皇女,他們對日常生活的認知,或許還不如市井之中晃蕩的三五歲小孩。

要不然,想當年晉惠帝也不會有何不食肉糜的感歎了。

雖然這些小皇子,也都是很聰明伶俐的,可是說真的,對人間的疾苦還是沒有正確的認知。

他們的父親李世民說不定還好些,雖然長在富裕的官僚家庭,可到底是自己打拚出來的前途,戰場上滾過來的,幾經生死,對市井生活還是有一種現實感的,具備基本的觀念。

就比如那位末代皇帝,聽說他從皇宮裏跑出來的時候,連自己扣紐扣,係鞋帶都還不熟練了。

這樣的人,不管長到多大,也依然擺脫不了渾渾噩噩,不了解人間疾苦的狀態。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糊塗人存在,李治把樹苗徑直插到了樹坑裏,才讓沈安這樣驚奇。

別看隻是一個微小的行為,在經過了基礎教育,具備基本生活技能的現代人當然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奇怪。

但這可是大唐晉王做的事情,他能夠正確的挖出樹坑,還能準確的把樹苗插進坑裏,這就說明,他絕對不是一個隻知道張開兩手要吃要喝的廢物。

果然啊!

他慧眼如炬,沒有看錯人!

李治果然是個可以栽培的人才,而且,他還這樣小,現在開始和他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將來,不就可以萬事無憂了!

做了一連串心理鬥爭的沈安,早就已經把剛才要問的話全都扔到了爪哇島,其實,要不是李治做了這麼一個動作,他或許險些就要犯錯了。

就在剛才的那一個刹那,他竟然想把武女士的相關消息告訴他。

這不是瘋了嗎!

且不說,現在武女士還沒有進宮,李治也完全不知道有她這麼一號人存在。

他要是多了嘴,倒好像是故意提醒他注意似的,曆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