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京劇(1 / 2)

接下墨梅這個角色後,蘇沁就在家裏仔細研讀劇本,等待孟信芳的聯絡。

哪知道這一等,就是三天。如果不是孟信芳早上主動打來電話,蘇沁幾乎以為孟信芳將這個事情忘記了。

約好見麵時間後,蘇沁便搭車前往海市大劇院。

海市大劇院是城市的標誌性文化建築之一,眾多知名的歌劇、話劇、交響樂、戲曲演出都曾經在這裏舉辦過。

在排練廳見到孟信芳的時候,這位年過半百的老藝術家,正滿頭大汗著指揮著台上的排演。

“小蘇來了。”見到蘇沁孟信芳笑道:“耽擱了日子,主要是排練檔期上的事情,小劉的電影,主要出現的就是這部戲曲。”

見蘇沁沒有不耐煩,他樂嗬嗬的笑著說:“京劇學習,你也知道不是個短期的事情。所以我琢磨呢,主要場景反複的練習,動作上看上去像樣,也就差不多了。”

“這可不像孟老師的風格。”蘇沁聽著,不由打趣了下。

顯然孟信芳對蘇沁的印象很好,他沒有生氣反而說:“藝術嗎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搭配後期的剪輯,問題是不大的。你先看看這部戲曲。”

蘇沁點了點頭,跟著孟信芳就不理蘇沁了,而是和台上的演員們互動著。簡短的對話中,蘇沁看得出來孟信芳話裏話外流露著他自己對自身行業的矜持,隻是這類的事情她以前的世界裏見多了,她也不以為意。

文人傲骨,這個道理她還是懂的。更不用說孟信芳這種藝術家水準的人物了。

孟信芳指揮著戲曲的排練,她就一旁認真地看著,來到這個世界所獲得的‘超強記憶力’無疑給她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使她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記住舞台上每個角色的一舉一動。

排演的後期,孟信芳掏出一個手帕,擦了擦額頭的汗,才向蘇沁問著:“小蘇,你覺得如何?”

“排練的是‘三進帳’嗎?”

“咦!”孟信芳不由意外地出了聲:“小蘇你接觸過京劇這塊?”

“並沒有。”蘇沁搖了搖頭,實話實說:“隻是上次劉哥介紹時候,說到了墨梅的角色,我稍微了解了下,恰巧就有這個‘三進帳’的。”

“難怪了,這年頭關注這塊的人不多。”孟信芳笑了笑。

他搖了搖頭,抬手看了看手表說:“小劉的這個劇,主要幾個場景都是這部戲的,小蘇你看了半天,上去試試吧。”

排練比預想的要早些時候結束,他想著劉鎮洋的囑托,便決定讓蘇沁上台表現看看。

“今天是第一天,台詞和化妝就算了。”孟信芳和下台的幾個人打了個招呼,避開眾人八卦般盯著蘇沁的眼神:“去試試看。”

這是蘇沁第一次意義上的登台。

雖然上次她有過拍攝王冬華電影的經曆,但是那個比較起來太過‘小打小鬧’,認真算起來也就是一個有點台詞的龍套角色,正片中能否有露臉都不好說。今天的這個舞台展現,才是她真正的第一次戰場。

旁邊的眾人見孟信芳這個態度,也不由自主留下來,看這個“外來者”究竟是什麼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