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沁站在舞台中央時,周圍的燈光的直射,微微使她有點眩暈的感覺。
隨著曲樂的響起,她回憶起自己扮演角色的一舉一動,努力地去模仿著。
唱腔不需要她去做,在這裏她隻要做出口型就行,這也是前期和劇組都談好的,畢竟她是演員,唱腔這個事情幕後會給更專業的人去做。隻是現在她一個人在舞台上,這些都需要自己去完成。
當她開口做出口型的時候,她立即意識到,自己慢節拍了。除此之外,她預想的動作,也沒有跟到位。
這使得她看起來有點滑稽。
接下來她努力調整自己的動作,可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達到徹底的協調。
圍在下邊觀看的眾人或多或少都散了,到最後蘇沁下台來的時候,現場隻剩餘孟信芳一個人。
“孟老師。”
“表現的不太好。”孟信芳笑著說:“小蘇,你能感覺得到嗎?”
如果說沒有這次經曆,蘇沁還是有些信心的,但此時她老老實實的說著自己的感受:“是的老師。”
“以前看別人怎麼演,總覺得自己也能模仿做好,實際上卻不是。”蘇沁有點無奈地說。
“這就對了。”孟信芳笑著說:“你的模仿能力很好。”這也是台下孟信芳留意到的,蘇沁,且不說她的新人背景,但是她在台上表現出來的,看得出來是認真用心的。
“有的時候未必是完全的複製模仿。”孟信芳說:“這樣反而容易失去自我的靈性。”
“老師……”
孟信芳擺了擺手:“沁沁。”或許他對這個女孩格外的親切,連稱呼都改了:“你沒有學過表演,也沒有任何的舞台經驗,但我覺得,為什麼你要去拘泥這些呢?”
“你在小劉劇組的展現,我覺得就非常的好!”
“老師您的意思是……”
“你也說過,電影和京劇是不同的表現。各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孟信芳似乎有點感慨:“我說的,動作上看上去像樣,也就差不多了。你能明白了嗎?”
這下蘇沁是完全懂得了,原來孟信芳說這句話的出發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孟信芳確實是在教自己,忠於自己的角色,體驗自己的角色,發揮自己的角色。哪怕是有違和感的出現。
“這裏的幾個動作,你需要留意一下。”見孟信芳開口指教,蘇沁也凝住了心神:“還有這個,記住不是要形似更要神似。”
不同於她所感知的王冬華的隨和,顧明的嚴謹,劉鎮洋的堅持,眼下的孟信芳,更多的是絮絮叨叨的感覺。但是對於蘇沁而已,給自己帶來的,遠遠不是以往的隻言片語。
第二天上台結束時候的表現,迎來的是孟信芳滿意的目光。
“沁沁,你很聰明,學習能力也很好。”孟信芳感歎著:“這樣的話,投資方也就沒有什麼異議了。”
蘇沁敏銳地把握到話間的異味:“這麼說,這個角色我出演的話,是有待考察了。”
“那倒未必,小劉不是輕易改變主意的人。”孟信芳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