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遠行(1 / 2)

回家的路上,李豫翻著一本詩集,對小霜說:“小霜,我想去拜訪一下這位易安居士。”

小霜愣了一下,皺了皺眉頭:“可是,你都不知道她住在哪裏,單單聽曉月說了幾句,怎麼去找這個人啊?”

“沒事,我們可以再向別人打聽打聽啊。既然她在齊州很出名,總有人會了解她的。”

“哦。可是,咱們在齊州認識的也沒幾個人啊。”

“嗯,是個問題。要不還是先問問爹爹吧。”

小霜一聽李豫要去問李睿,心裏直發怵。轉念一想,李睿雖然見李豫出門時還是會黑著臉,但畢竟他是最疼愛李豫的,都這麼長時間了,氣應該早就消了,不然也不會放李豫出來。

於是,在李睿回到家坐在桌子旁慢慢品茶的時候,李豫從門口探頭探腦了一會兒,終於深吸一口氣,邁過了門檻,一溜煙地衝到李睿跟前。

李睿料到李豫定是有什麼事情求他——每次李豫心裏打著什麼小算盤時,都是這副樣子。他啜了一口茶,假裝不去理會李豫。

李豫卻一手扯住他的一隻袖子,另一隻手拉過旁邊的椅子,在他身邊坐了下來。見李睿不理她,李豫晃晃李睿的胳膊,笑嘻嘻地說:“爹爹,爹爹,問你個問題好吧?”

李睿抬起一邊眼皮,沉聲問:“什麼問題?”這可和他之前說話的方式大不相同——他向來跟李豫說話都是用充滿憐愛的語氣笑著說的,從來沒黑過臉。其實他也很不習慣現在的說話調調,隻是他心想著要給李豫點臉色,好讓李豫認識到父親的威嚴,以後聽他的話,所以才忍住不衝李豫笑或者揉她的腦袋。

李豫沒管這些,她滿臉期待地眨著眼睛,拉著李睿的袖子:“爹爹,你聽說過李易安嗎?”

“李易安?”李睿搖搖頭,啜了一口茶,“沒有。”

“哦。”李豫垂下頭去,有些失落。

“那是誰?”

“是個在齊州很出名的才女。我也是今天才聽說的。回來的路上,我從一家鋪子上買了一本她的詩集,看起來是別人整理的,真真假假不知道,但真的寫的都非常好呢!爹爹你看。”說著從懷裏掏出那本書,遞給李睿。

李睿放下茶盞接過書,打開來看。李豫見他臉上浮現出讚歎的神情,連忙接著說:“是吧,寫的太好了,我真的很佩服呢。爹爹,我想去拜訪一下這位易安居士,想向她請教一些問題。”

“可是,你我都不知道她現在何處,何談拜訪呢?”

這時,一直在旁邊候著沏茶的一個丫鬟猶猶豫豫地開了口:“官人……這,這位易安居士我知道。”

李豫心裏一喜,趕忙回頭。這個丫鬟大概是到齊州之後新買的,李豫看著她有點眼熟,卻並沒有想起來她叫什麼名字。不過這並不礙事,李豫激動地一把拉住她道:“真的?你快說!”

看來這丫鬟到李府沒多長時間,還不了解李豫的性子,居然被這一下嚇到了,她哆嗦了哆嗦,僵僵地把袖子抽回去,跪下說道:“崇寧年間,奴婢的娘親以前在李易安的娘家做事,那時候他們剛搬過來,據說是在朝廷裏得罪了人,被驅回原籍。奴婢小時候去過她家,還有幸見到過她,那時候她還沒嫁人,也不叫李易安這個名字,好像是叫……清、清照吧。”

“清照?”李睿眉毛一揚,好像想起了什麼。

“我也記不太清了。後來有位姓趙的官人下了聘禮,娶親的那天我還去湊了熱鬧。趙家在青州,李姑娘應該是跟著去了青州。“

“什麼?她現在不在齊州了?”李豫大吃一驚。

“嗯。後來,李大人——哦,是那位李易安的父親,好像恢複了職位,調到別處上任,我娘就不在他家做事了。”那丫鬟說完,又補充道:“這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現在她在哪裏,我還真不太清楚。”

“唉,還是沒弄清楚她在哪裏。”李豫一屁股蹲在椅子上,雙手托起了腮。

李睿卻問那丫鬟:“你說的李大人,是不是已故的李格非大人?”

丫鬟道:“奴婢當時還小,也不曾跟李大人打過照麵,並不記得李大人的名字。”

“嗯,崇寧年間被貶的,大概就是因為元祐那事了。我想想……元祐黨裏麵,家在齊州的,就隻有禮部的李格非侍郎了。”說著轉向李豫,“你祖父當年曾跟我提及過他,他被貶時,大家都唏噓不已,他是個正直之士,又有才得很,我年輕的時候拜讀過他的《洛陽園記》,鞭辟入裏,文采斐然,很是佩服。他家女兒好像是叫清照來著……對,就是她。我知道這個名字,是因為大觀年間她寫了一篇小文,名動京城。那篇文章叫《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