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番外(一)(1 / 2)

皇帝和皇後吵架了。

起因很簡單,皇帝允了嘉和帝姬的請辭書,放這個最小的女兒出關逍遙去了。

從此帝後所生的四個孩子,都全部“放”了出去。

皇後程氏聽聞詔書,當場就把茶盅給摔了,然後一連幾天都拒見皇帝,甩臉色。

帝宮的氣氛很僵。朝臣們早就吸取了尚書李郴的教訓,決定神仙吵架,他們裝耳聾,裝眼瞎,不管。

已經是第十日了。

皇帝趙熙行看著人去樓空的寢殿,扯斷了一根白發:“她要鬧到幾時?朕如今好歹是天子了,她就不能給朕點麵子?說搬就搬,帝宮是菜市場啊!”

“陛下息怒,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羅霞在宮女的攙扶下走進,白發在春風中飄,“都說人越老越小,皇後也不能免俗啊,發脾氣哄哄就好了。”

趙熙行眼睛一亮,屏退宮人,壓低語調問道:“晚輩悉聽尊教,羅霞姑姑請說,怎麼個哄法?”

羅霞憋笑:“上門去哄啊!”

趙熙行更犯愁了:“不知道這門在哪兒啊!她每次使小性,就搬到其他宮殿去住。朕為她罷了六宮,百十個宮殿空著,誰知道她住在哪處!”

羅霞笑意愈濃:“陛下也理解下為娘心。年紀大了,沒其他念了,就圖個兒孫膝下,承歡滿堂。如今四個小貴人都辭宮了,皇後難免衝您發火了。”

趙熙行哭笑不得,叫冤:“朕是兩頭難做人!大的不好哄,小的更不好哄!”

是啊,他趙熙行要是不允那四個崽子的請辭書,別說帝宮了,他的金鑾座都能被掀個底朝天。

誰教出來的?一個比一個能撒野,尤其是有個最大的趙祈元帶頭。

長子,趙祈元,屬猴的,最喜歡微服私訪,遊曆九州,家裏的皇位根本不上心,難得回趟宮都嫌地磚燙腳,嚷著要跑。

次子,趙祈亨,從懂事起就一個念頭,要當太子,要當皇帝,念書習武都攢足了勁。原因也很簡單,嫌他的名字難聽,所以當了君王後,就沒人敢直呼其名了。

不過好歹解決了國基問題,趙熙行也就順水推舟,讓趙祈亨做了皇太子,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尤其是趙祈元,就差敲鑼打鼓了。

趙祈亨上位是成功了,也開始學他哥那一套,嫌宮裏地磚燙腳。

不過大抵是被李郴逼的。李郴老得背都弓了,從前念叨皇太子,如今還是念叨皇太子,趙祈亨被念得頭疼,幹脆隱姓埋名,去西蜀當太史去了。

臨前放話:李公當年治西蜀,回京始天降大任,今本殿再治西蜀,回京必青史留名。

兩個兒子神龍見首不見尾,於公於私,皇帝覺得都沒理由攔,除了皇後搬到別宮睡了三晚,其他問題不大。

關鍵是兩個女兒,比小子還能折騰。

嘉平帝姬,趙大運,嘉和帝姬,趙大福。名字拜她們母後所賜,一個比一個草率。

望吾女走大運,有大福。皇後程氏一句話,兩個帝姬就頂著土不拉幾的名字,闖出了青史上神鬼避退的赫赫威名。

趙大運喜歡舞刀弄槍,最喜歡往安遠鎮跑,去找她的表姐翻天,今天比個武,明天磨個刀,她表姐的娘桂氏和爹花氏,就一路跟著修修補補,畢竟吉祥鋪和祥雲鋪的鋪麵建了又拆,拆了又建。

後來趙大運又不知從哪兒聽說,江南她舅爺是個好手,被譽為玉麵鬼影蘇六郎,於是她一道請辭書,南下找他討教去了。

帝宮的房頂是保住了,她舅奶從此開始寫信進宮,向皇後程氏討修房錢,然後江南流傳開簪花修羅趙三娘的傳說。

最小的一個女兒,趙大福,集前三者之大成。

前不久滿天下找她大哥溜了圈,又去西蜀找她二哥白吃白住了月餘,再去江南找她三姐拆了幢樓,最後盯上了邊關的她五皇叔,吵著要去塞外騎馬撒歡。

皇帝允了。她五皇叔和身邊喚阿巍的刀客,十幾年歲月靜好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羅霞想通這幾關,突然有些釋然:“陛下,說不定……宮人們都慶幸小主子們出去的……不然,奴婢前陣子被嘉和帝姬碎的筆洗,還沒人賠呢,那可是先帝賞的……”

趙熙行目光躲閃起來,摸摸鼻子:“哈哈,碎碎平安,平安……”

正這時,後宮傳來悠揚的樂聲,清亮歡快,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