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沉舟側畔 病木不為春
總執事誠惶誠恐地聽自家閣主將天下聞名的十二書莊罵了個狗血淋頭, 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生怕一不小心引起閣主的注意,就連帶地把自己也給剁了。好在閣主大人到底還記得事情緊急, 輕重有分, 一邊罵,一邊一目十行地把檄文大概翻了一遍。
“袁沐, ”左月生從厚厚一疊文章中,抽出一張, “這家夥是誰?老子怎麼覺得有些耳熟?”
“閣主,這位是洛水書莊最精通曆法的大儒,”總執事趕緊開口,“《青天圖》就是出自此人之手, 為十二洲曆學流傳交廣的一副天象圖,因此在湧洲、滄洲以及蘭洲東部一代,頗負名望。空桑百氏未滅時,曾將此人奉為客卿。”
“空桑百氏的客卿……”
左月生想了一下,猛然記起一件事來。
“《清日說》就是這老不死寫的?”
十二年前, 清洲大劫剛過, 晦明夜分未至, 還隻是太乙小師祖的仇薄燈一劍斬斷清洲金烏身上的牧天索,牽連引動清洲洲內的瘴霧。當時有不少走荒人因瘴霧流動的變化與物候的反常,誤走錯路, 葬身瘴霧。
當時,就是這個叫袁沐的所謂大儒,寫了一篇《清日說》, 廣為流傳, 為湧洲憲翼千裏大截殺推波助瀾。當時, 還因為有書生在茶館高誦《清日說》,陸十一險些把人揍死,鬧出人命來。
總執事點頭。
“大爺的……”左月生差點把自己的後槽牙咬碎,“老子初就該直接塞了他的嘴,把這家夥沉去填糞池。”
——那時候,山海閣對仇薄燈和師巫洛離開燭南和清洲,不加阻攔,承受了來自三十六島、空桑百氏還有他洲仙門的不小壓力。閣中虛弱,無力應對空桑提出的枎城查看金烏的要求。
在太乙宗的震懾下,最後雙方折中,由空桑百氏和仙門共同選出一批非百氏的曆師,進入清洲,在山海閣的監督下,共同查看新的金烏與新的日出中心。
袁沐就是其中一員。
左月生差點就要把這胡說八道的朽儒給套麻袋填糞坑,奈何已非昔年被流放東西,街頭跑馬,巷尾遛狗的賴皮了,身在燭南,九城在大劫過後,百廢未興,又需應對新敵,如困樊籠,不得自由。
“剛好這次一起把賬給算了,”左月生在雅間中踱步幾圈,喃喃自語,聲音裏的森然冷意,聽得旁側的總執事為之一凜,不敢貿然出聲。沉思片刻,左月生忽然又問道,“奇了怪了,晦明夜分後,跟空桑百氏沾邊的都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那幫子書生不都最喜歡標榜自己的清傲風骨,怎麼他們就沒把這酸臭老頭子用唾沫淹死?”
總執事趕緊解釋道:“閣主,當時空桑百氏勢大,天下書莊,名士大儒,十之八九都曾受過百氏望族的邀請,參加過那麼幾次空桑清談。晦明夜分之前,受邀為百氏中某一族的客上卿,是一時之風尚。若有人要以此來攻訐他人,便很可能將自己的師長親朋攻訐進去。”
左月生連連冷笑:“好個仁義道德!好個清正風骨!真真是一代聖賢!不給他們立塊碑,當真是可惜了。”
總執事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也不是沒有對此加以抨擊者,不過那些人門生較少,比不上這些人。而且,以袁沐為首的一眾大儒,在晦明夜分後,立刻對空桑百氏大加痛斥。其後,太乙與三十六島相持未定,還未西返空桑時,便是他們率先對百氏遺族加以追殺清繳……”
“哦,”左月生明了,“白眼狼被自己養的白眼狼給咬了,呸,活該!”
眼下,空桑百氏的遺族人人喊打,名聲穢不可聞,其中還有大半是多虧這些“大儒”“名士”所賜。
“……其時,袁沐之次子,本來娶了空桑太虞氏的女子為妻,相傳,夫妻恩愛,伉儷情深。袁氏次子不願奉父命,手刃妻子,連夜帶她逃出洛水書莊。袁沐老兒得知此事後,痛心疾首,將親子與媳婦一並親手誅殺。這件事傳出後,小人認為,對他挽回聲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大義滅親!精彩精彩!”
左月生連冷笑都懶得冷笑了,直接鼓掌。
說到這裏,連總執事也是頗為不齒。
十二年來,山海閣在新閣主的帶領下,行事作風,與以往多有所不同——簡單地說,以前左梁詩閣主在任,山海閣好歹是打著“海納百川,粥濟天下”的名號,行商作販,多有顧忌。而等到左月生擔任閣主,壓根就懶得管那層遮羞布裏,幹脆利落,就擺出一副“廢話少說,老子隻想賺錢”的流氓嘴臉。一心一意,專注撈油水,發大財,所用斂財手段之刁鑽,之花樣百出,之……呃,不要臉,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為此,山海閣沒少受十二書莊的譏諷。
抨擊他們身為修士,毫無仙人做派,一身銅臭,俗不可聞。兩眼隻觀金銀玉,一心隻生不義財。
也不想想,晦明夜分前,清洲剛遭一場荒厄大劫,前任閣主清山鎮海時,親手誅殺了閣中將近半數的元老。爾後晦明夜分,又恰逢山海閣鎮守不死城,煙畫棠夫人帶精銳前往南辰鎮守,全部英魂鎮塔。短短不到半年間,內外重創,風雨飄搖。
若非新上任的左月生閣主當機立斷,不惜受人譏諷嘲笑,勒令山海閣一轉以往隻收天材地寶,主商仙門的習慣。從仙到凡,從凡到妖,皆與往來商販,連派出弟子,護送走荒人,運送糧食等等雜笨的生意都做。山海閣,又何以渡過最艱難的時歲,在短短十二年間,振興至此?
再說了。
十二洲瘴霧流轉,洲之四季大為不同,日照月華也各具殊異。有城糧豐而布薄,有城產石鹽而稻穀難生。他們山海閣聯手天工府廣創耕具,大力推廣,販運糧食,以溢濟匱,使得這十二年,死於饑餓寒凍者,比之以往,大大減少。
就衝這兩件事情,山海閣九成以上的長老執事,就對自家年紀輕輕的閣主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