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先生又替袁了凡推算終生的吉凶禍福:哪一年考取第幾名,哪一年應當補廩生,哪一年應當做貢生,等到貢生出貢後,在某一年,應當選為四川省的一個縣長,做縣長三年半後,便該辭職回鄉。到了五十三歲那年八月十四日的醜時,就應該壽終正寢,可惜命中沒有兒子。
這些話袁了凡都一一記錄起來,牢記心中。此後的經曆,無論考試名次,官職升遷等等無不一一應驗。於是袁了凡認定何時生,何時死,何時得意,何時失意都有定數,一切都無法改變,也就對人生淡然無求了。
後來機緣巧合,袁了凡在棲霞山結識了雲穀禪師,雲穀說:“命由已作,相由心生,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禪師問他:“你認為自己應該得功名?應該有兒子嗎?”了凡說:“官場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的相貌輕薄,又未能積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煩重,度量狹窄,縱情任性,輕言妄談,自尊自大,等等等等”雲穀說:“隻要能了解自己的因素,是造就人生吉凶禍福的關鍵,將不好的習性盡量改掉。化吝嗇為施舍;偏激為平和;虛偽為虔誠;浮躁為沉穩;驕傲為謙虛;懶散為勤奮;殘忍為仁慈;刻薄為寬容;盡量積德,盡量自愛。你隻要將本來就有的道德天性擴充起來,盡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積一些陰德,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別人要搶也搶不去,那有可能享受不到呢?”
袁了凡相信雲穀禪師的話,向他拜謝,接受他的指教;同時把從前所做的錯事,所犯的罪惡,不論大小輕重,到佛前去全部說出來,發誓要做三千件善事,來報答天地祖先生我的大恩大德。他從以前的糊塗隨便、無拘無束,變得小心謹慎、戒慎恭敬,即使是在暗室無人的地方,他也警惕自己不要做錯事而獲罪於天。碰到別人討厭他、毀謗他,他也能夠淡然處之,不與計較。
第二年,到禮部去考科舉,按孔先生算的命,他應該考第三名,哪知居然考了第一,孔先生的話開始不靈了。孔先生沒算出他會考中舉人,哪知到了秋天鄉試,他竟然考中了舉人,這都不是他命裏注定的。
從此,袁了凡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努力自省改過,盡力修身積德行善。結果真是“斷惡修善,災消福來”。袁了凡於辛巳年有了兒子,取名叫天啟。後來他還高中進士,官位追增到尚寶司卿。五十三歲那年並無災病,享壽七十四歲。
袁了凡六十九歲時,為了教戒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美德,以他自己改變命數的經驗來“現身說法”,完成了後來廣傳於世的《了凡四訓》。
梅笑寒多次的自問,自問自己是否該相信命運。在不同的時空,所存在的不同世界,人類永遠無法知曉的那些神秘的詭異的離奇的世界。
或許,放下內心所有的糾葛掙紮,不要去想,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芸芸眾生,哪怕是曾經的王侯將相,在曆史的風風雨雨之中,渺小如塵埃。
緊握手中的拳頭,想要一拳擊出,闖蕩出一個郎朗乾坤。
內心不再糾葛,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