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土地改革製度的推行非常困難,因為這會損害到一大部分人的利益。特別是當一個政權建立之初,對於一些士紳必須加以籠絡。因為有些人你要是不把他喂飽,他就會鬧事情。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局麵,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門閥士族擁有特權並與庶族保持著嚴格界限。政治上,他們累世做職閑望重的高官;經濟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勞動人口,並且不向國家納租服役;社會地位高人一等,不與無特權的...
世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無論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國的察舉,大多以贍富經學者為上選;但由於經學教授不易,經學大師常將其獨特見解傳與子弟,經由曆代傳授,累世經學往往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雛形已逐漸浮現。
門閥觀念於東漢時期萌芽,朝廷以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授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名門望族,如袁紹其祖先,四代都位居三公職位。
東漢末期,戰爭不斷,許多豪強、士紳家族,也逐漸崛起,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勢力,也是門閥的來源之一。
董卓之亂後,擁兵自重的州郡脫離中央獨立,士族豪強紛紛聚眾自保,形成地方上的割據勢力。
三國時期:董卓亂後,地方割據。雖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臣和唯才是舉的政治方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但曹操之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九品中正製的提議,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對於官職的壟斷。而東吳之所以能夠與曹魏長期抗衡,亦與獲得江東地區的世族的合作有關。相反蜀漢政權由於長期得不到巴蜀地區士族的支持,後期出現人才匱乏,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蕩,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所以曹丕采用陳群等的建議,創製九品中正製(又稱九品官人法),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其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鑒的官員,擔任其本及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是依據是人的譜牒家世、德性、才能評定人才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準。九品中政治初行時,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但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所以製度到後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隻推選門閥子弟,加速世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製度,許多名家大族因而產生。
晉朝時期:田餘慶說:所謂門閥政治,“是指士族與皇權的共治,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出現的皇權政治的變態。它的存在是暫時的;它來自皇權政治,又逐步回歸於皇權政治。”“嚴格意義的門閥政治隻存在於江左的東晉時期。”
兩晉政權與門閥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