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還能把普通的甚至窘澀的生活勾畫的妙趣橫生。
被貶黃州,買不到好肉,他可以把半肥的豬肉變成舉世聞名的東坡肉。
被貶嶺南?他覺得那裏的荔枝好吃到讓人不想走。
如此大環境下,宋朝的百姓同樣也是將風雅變成習慣,將精致生活普及到方方麵麵。
很多唐朝人眼中的高層次追求,到宋朝時很多都已成了尋常之物,比如唐時喝茶還是高雅之事,宋朝時便已成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甚至曾嘲笑過唐人沒見過世麵(唐人作富貴詩,多紀其奉養器服之盛,乃貧眼所驚耳,如貫休《富貴曲》雲:“刻成箏柱雁相挨。”
此下裏鬻彈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夢溪筆談》)。中秋時,他們則會全家聚於一處,玳筵羅列,飲酒賞月,
通宵達旦,吃的則是蘇軾講的那種
“小餅嚼如月,中有飴與酥”的雪片月餅。
讓麵對節日氣氛日漸淡薄的我們甚是豔羨。
馬上又是一年中秋節,想不想有所改變?
和家人共享一份來自宋朝的清雅香甜。
那隻被記在蘇軾詩中的月餅,在糕點師的努力下,
已從南宋《吳氏中饋錄》食譜中,重新在800多年後,出現在眾人麵前,並命名為“宋月”。
宋月入口軟糯清香,餅皮用的是大米現碾的米磨粉而非麵粉;它的餡料有五仁、芝麻、佛手、抹茶四種。
山西的核桃,新疆的瓜子,現炒黑芝麻,剛上地的花生,
秘製金華赤鬆佛手……這些彙集天南地北自然滋味的原料,全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現做,沒有任何添加劑。
宋月也不是火烤而是氣蒸,全程采用古方配置,使得宋月最佳的賞味期,隻有十天,但每一口,都最鮮最美。
這是一個用任何的語言都無法描繪的清楚的時代,宋朝之前,各地的權力都掌握在武將手裏。趙匡胤改了,各地全由文官管理,武將也歸文官管。兵權平時在文官手裏,要打仗了,才給武將,打完仗,還得交回來。
趙匡胤重用文人,在他手下當大官的,幾乎都是文人。這個慣例在宋朝沿襲了下來,宋朝給文官的待遇好,工資高。宋朝的文人,隻要讀書讀得好,考個文官當,就能生活得很舒服。
文官喜歡議論國家大事,看到皇帝做得不對,會給皇帝寫奏折,批評皇帝。過去,如果碰上賴皇帝,看了奏折不高興,可能會殺頭。趙匡胤給宋朝定了規矩,寫奏折批評皇帝,是好事,不管說得多難聽,絕對不許殺人。這個規矩,在宋朝可真救了不少人。
趙匡胤重視文人,可能跟他愛讀書有關。他雖然是個武將,可是喜歡讀書。沒當上皇帝之前,有一次趙匡胤出去打仗,打贏了,別人都分戰利品,他呢,搬了好幾車書回家。一個武將這麼愛書,在當時被當成怪事流傳。
趙匡胤自己愛讀書,也勸手下多讀書。他經常跟大臣們說,要多讀書,多提拔文官,治理國家要靠文人。
趙匡胤的宰相,趙普,本來不愛讀書,被趙匡胤勸得也愛讀書了。不過這個人有意思,他隻讀一本書,孔子的《論語》。
天天翻,翻爛了,一部《論語》變成了半部,他還挺得意:我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偏偏,他這個宰相當得確實很好,他給趙匡胤當宰相的那一段,宋朝安定繁榮,是一段好時候。所以,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成了曆史上有名的故事。
來到這樣的一個時代,自然會讓人感覺有出頭之日。
或許沿著宋朝開國的軌跡,能尋覓出不少的故事,這些是梅笑寒頗為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