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總結,個人年終總結,致合火人(3 / 3)

如果我沒有接觸那些哲學的、精神的、形而上的東西,我可能再過十年都做不到像現在這樣踏踏實實心甘情願磨礪自己,以三五年甚至十年為時間單位。

其實,說這些的用處不大,因為沒人能說服別人,我們的每次改變,都是自己說服自己。

我不急,十年後我會進行一次十年總結,看看我都有什麼變化。

三,思考原理和本質。

這是我這十年的第三個主題。

因為這個東西太深,而我水平有限,無法用簡單的語言讓大家理解,或者說,我自己都隻是略知一二。

我之所以這麼做,認定思考原理和本質對我有用,基於很簡單的幾條邏輯線。

第一條邏輯線:

如果我沒有經過獨立的、較長的時間去思考一個問題,僅僅快速判斷就能得到正確結果,甚至認定別人是錯的,那麼,我一定是全世界同齡人中最優秀的幾百人之一。

但我不是,所以,我過去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思維模式,一定存在問題。

第二條邏輯線:

如果我堅持過去的錯誤,那麼我不可能提高,所以,我需要改變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思維模式。

第三條邏輯線:

這個世界上,已經存在大量的優秀人才,他們遍布古往今來各個領域。與其用我過去錯誤的方式思考和看待一切,不如先學習各個時代的大佬,主要學習那些大佬們的共同點,學習他們共同喜歡、堅持的行為、規律、知識等等。

基於這三條邏輯,以及其他的隱性邏輯,我開始不斷學習各種大佬,尋找他們的共同點。

我主要尋找到兩種共同點。

第一種,行為共同點。

比如,他們都喜歡讀書,而且反複多次讀相同的高價值的書,不僅是古往今來的大佬,甚至連網文界那些優秀的作者,他們都會說自己曾經反複閱讀很多遍高價值的文學書籍。

第二種,思維共同點。

比如,無論是現在的商界人士,還是過去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都在追尋各領域的本質與原理,推崇第一性原理,放到東方叫“道生萬物”,他們都是在追求本質,都是在追尋一切事物最基本的規律,甚至是規律的規律。

我確實很笨,但這是目前我發現最有效的成長方式。

我或許無法像愛因斯坦那樣創造出相對論,他從16歲開始一直思考光與時間,一直學習,一直努力,直到26歲,用了十年的時間,開創狹義相對論。

但是,我可以學習他一直思考,一直學習,一直努力。

我或許無法像任正非任老那樣,創建一個逼得世界頭號帝國撕破臉皮的偉大公司。

但是,我可以學習他親口說的,用耗散結構化解熵增。

我或許無法像巴菲特那樣,成為過世界首富。

但是,我可以學習他說過的,投資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我也可以學習他的長期主義。

我或許無法像比爾蓋茨那樣,開創微軟帝國。

但是,我可以學習他,多讀書,讀好書。

我或許無法像憤怒的香蕉一樣,從小琢磨寫作的原理,推演寫作的本質,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思考上。

但是,我可以學習他反複閱讀同一本書,也可以學習他的思考路徑,追尋網文的本質與原理。

我現在的道路,或許在很多年後看來,是錯的。

但一定比過去正確。

就這麼簡單。

之所以今天突然說這些,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是喜悅。

我為今年顯著的成長而喜悅。

第二個是分享。

分享我的喜悅。

第三個,設立沉默的監督者。

當我發布這篇年終總結後,我就和每一個看過的讀者,結成一種契約。

這個契約就是,我,永恒之火,至少要用十年的時間,來研究網文寫作,來自我管理,來深度思考,以及提高自我。

每一位看到這裏的,都是我的見證人。

從今天開始,我會得到一種焦慮,或者說鞭策,或者說負擔。

一旦突然自暴自棄,我一定會想起今天的契約,想起無數沉默的監督者。

那麼,我會想,小火啊,你吹了一個那麼大的牛,然後放棄了,怎麼向那些沉默的監督者交代?

滾回去老老實實學習!努力!提高!

這不是向讀者承諾,也不是向親朋好友承諾,更不向仙神天地承諾。

我在向自己承諾。

寫這篇總結,我很喜歡,但發布這篇總結,讓我處在不舒服的恐慌區,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

不過,我喜歡主動變化與進步,我要更主動變化與進步,所以還是發出來。

今天,我改了粉絲稱號。

從現在開始,我的粉絲稱號就是“合火人”。

每一位我的讀者,不僅是我十年的沉默監督者,也是我這一生成長的合夥人。

今天說了太多大話,接下來的一年,我要腳踏實地做更多小事來彌補,然後,明年,說更大的大話!

最後,求月票,求訂閱,求更多的合火人加入!

明天繼續更新第五卷,魔法界的屠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