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人道何為峰(2 / 3)

“那麼,你是在否定家祖定的家訓?”李父嗬斥。

李道明嘴角微微挑起,搖搖頭:“可不是我在否定,而是你們走歪了。

家祖隻告訴我們道德品性是好東西,詩書養性育心,可沒訂什麼規矩。

道德視之為珍寶,當以約束自己,達到自我超越。

要是道德都放在嘴上,更用來約束別人,那就是假道德了。”

“那你口中的道德,和李家現有的道德,有何區別?”李父再問。

李道明說:“表麵看沒什麼區別,可實質差距超乎想象。

一個是由內而外,視道德為珍寶,得之則美,這是純金。

一個是由外而內,視道德為法律,得之不以為美,不得則眾人斥責懲罰,這是鍍金。

由內而外的,是己道。把道德當規矩,把它當利益和懲罰的標準,不過是淺化的法律。

逐道者和複讀機,差距天壤。

甚至於我看來,複讀機都是在侮辱道德!

李家最大的問題,就是貪心,貪一個道德之名,這種貪,本身就對追求道德有害。

想改,就得有寬容的環境。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不能把道德當法律用,該寬的寬,該嚴的嚴。

這麼做雖然會出很大一部分看起來庸俗實際上庸俗的人,可也同樣不會扼殺展翅的大鵬鳥。

把道德當法律用,這種環境下,也不過是培養一批看起來不庸俗,實際上私底下庸俗大爆發的偽君子真小人真俗人。”

李道明的這些話,李父聽起來覺著大言不慚。

人之道,何以外害不加?何以心無不安?

行事有規矩,不違背法律,做品行道德高尚,不被人指責的人。

即,在群體中,最不會被排斥的人。

人道這個道,最順暢無害的路,就是德行品性,即道德。

隻要是人,就不會否定道德。

你李道明不過而立之年,區區天仙,有何見識有何地位,敢對道德二字指手畫腳?

李父喝道:“道德二字,已經融入了李家的血脈,行的道德之事數不勝數,這不可否定。

哪怕有很多李家人,把道德當做了規矩,並非追求的珍寶。

但絕大部分李家人,耳濡目染下,德行品性極高,道德在他們身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這種教化,是整個李家德行提升的關鍵,集體利益拔升。

整個李家,哪怕有些許問題,也比其他世家豪門好上百倍!傳承也可能成為最長久的那一撮。

千年萬年不倒。

這就是成果!

你不能因為些許壞處,就否定整體的好處。

李家,也沒你說的那麼嚴以待人,對你們嚴苛是希冀,但你可曾看見我們責罵凡人不是君子聖賢?

何況乎,沒有這種道德教化,允許一個寬容的環境,你以為就能自然而然出現一大群追求道德的人?

那種環境,大概率是道德整體滑坡而不自覺,隻講法律的冷漠。

你可以說李家的規矩太多,有弊病。

但直接罵它一文不值,就是愚蠢。

就如宋明理學,你可知那個時代,因為動亂而致使的道德滑坡有多嚴重?

宋明理學,是時代的產物,應對的是那個時代的問題,不是應對所有時代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