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毒蛇出洞,許奕彈劾(3 / 3)

“時也,痛也!臣之過也!望陛下責臣護民不利之罪!”

“後,臣本欲調兵即刻剿匪,免百姓再遭無妄。”

“然,不待臣之車駕行出下洛,便遇百姓圍堵。”

“後,臣方知那匪人以百姓之血,鑄血書童謠,惑百姓之智。”

“欲,逼臣於退離燕地,若臣不允,則再造殺孽。”

“時,臣陷於祖宗家法、朝廷律法、百姓安危之間兩難之際。”

“幸,臣得下洛縣令之助,雖曆經磨難,但終破敵計。”

“且,擒獲匪人二十餘,主使者六人。”

“後,臣順藤摸瓜,趁匪人不備之際,將其剿滅。”

“後,臣於下洛縣令連夜提審匪人、主使。”

“終,得獲幕後黑手之息。”

“今,臣彈劾幕後黑手,鄭國公季開。”

“其,罪大惡極,枉顧天恩,勾結外敵,賣國求榮,欺我百姓,毀我城池,置天朝上國尊嚴於不顧,置山川百姓於不顧。”

“其,依律,當剝其爵,梟其首,滅其族!”

“臣,燕王奕獻呈罪證六封,恭請聖裁。”

待最後一字落罷。

許奕緩緩頓住手中的筆鋒。

隨即目光自那奏章上緩緩挪動。

待確定一切無誤後,許奕緩緩將其手中的狼毫筆懸掛於筆架之上。

此番雖無罪證,證此事與那太子許雍有關。

但許奕堅信,這封奏章一呈,以正德帝的脾性,勢必會對許雍諸多不滿。

與此同時,這封奏章一呈,正德帝對其自身的戒備勢必會大大減弱。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如果能使得局勢對己方更為有利,許奕不介意天天上奏哭訴。

待奏章墨跡幹透後。

許奕自腰間取下王印,用力叩於奏章之上。

隨即,將那血書童謠與那老羅頭等六人的供詞連同奏章一並封入信封之中。

待一切事了後。

許奕起身提起油燈,緩緩走出了賬房。

賬房外。

許奕立身於油燈光芒之中,視線自閆玉山所在方位微微一頓後,邁步走向黑暗。

自初聞清水村屠殺一事原委後。

許奕便暗中調集位於小陰山的孟少平等人。

其本意為,由孟少平等人暗中調查那夥匪人的動向。

若能就地剿滅,那便自行剿滅即可。

然而,今日之變故,實乃許奕預料之外之事。

不過好在經此一事後,孟少平等人將會省去不少的力氣。

畢竟,在問心百衛的審問下,那二十餘匪人連羊角之年偷看村頭孤寡婦人.沐浴之事都給說了出來。

更何況那閆玉山上的匪巢情況?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有著如此詳細的情報加持。

以孟少平等陷陣營的士卒的能力而言。

今夜,那夥匪人定然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

......

與此同時。

下洛城外,閆玉山上。

百餘名身著黑色夜行衣之人,借助於濃濃夜色的掩護緩緩朝著閆玉山半山坡行去。

在那閆玉山半山坡處,赫然棲息著一座足以容納近千人的營寨。

此時那營寨仿佛完全藏身於黑暗之中一般。

除了時不時遊走一圈的‘詭火’外,整座營寨再無其他光芒。

百餘名身著黑色夜行衣之人,在距離營寨仍有二裏之遙處默契地停了下來。

同樣一身黑色夜行衣的孟少平趴伏在冰涼的山石上,借助微弱的月光仔細地分辨一番。

隨即口中緩緩發出毒蛇吐信的聲音。

隨著細微的聲音緩緩傳遞。

百餘名身著夜行衣的陷陣營士卒緩緩分散開來。

孟少平看了一眼距離自己僅僅隻有兩三步之遙的士卒。

口中緩緩發出山鼠瀕死掙紮的聲音。

伴隨著聲音層層傳遞。

百餘名陷陣營士卒再度緩緩行動起來。

一路行去,黑暗中時不時地便會發出一道微弱的聲響。

若是問心百衛在此,便不難發現,那聲音乃是利刃劃破喉嚨,鮮血緩緩噴湧的獨特聲響。

在拔除二十餘暗樁後。

孟少平等人無驚無險地緩緩行至營寨十餘步外。

百餘位身著黑色夜行衣的陷陣營士卒,靜悄悄地躲藏於營寨十餘步外的荊棘之中。

靜靜地等待著孟少平吹響那代表著進攻的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