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這混凝土還灌不灌啊。”秦舒淮和馬成濤一直在那裏討論,見吊車在拔導管,罐車司機不樂意了。
攪拌站的罐車司機,除了基本工資外,每運輸一方混凝土,可以拿兩塊的提成,前提是現場施工的要簽字。
混凝土出料單上沒簽字,這車混凝土便要他們自己出運費。
別小看一方兩塊錢,一車混凝土十二方來算,一天最少五車來算,也是一百二十塊。
罐車司機見一直不澆築,時間慢慢過去,混凝土在罐車裏都會凝固,到時候倒不出來,就麻煩了。
畢竟堵管到現在,已經過去快兩個小時,加上混凝土出站運輸的時間,已經達三個小時。
“今晚恐怕澆築不了,師傅你們把混凝土拉回去吧。”秦舒淮道。
“拉回去當然沒問題,關鍵現場誰給我們簽字啊,這可不是因為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導致的退貨,現場得認。”罐車司機道。
如果是因為混凝土質量不行,如離析等情況,現場可以不接收,直接退回攪拌站。
退回的混凝土,攪拌站要麼舍棄,要麼重新調一下,再發往現場。
“馬工,你去把字簽了吧。”秦舒淮對馬成濤道。
“秦工,這樁基才灌不到一方,還要挖出來,這字我可不簽。”馬成濤拒絕道。
馬成濤說的也是實話,樁基沒用混凝土,憑什麼讓他簽字。
因為一旦簽字,就說明馬成濤認這個混凝土了,到時候超方部分是要扣錢的,馬成濤肯定不會簽。
“行,我自己來簽吧。”秦舒淮道。
此時已經是淩晨十二點多,副工班長等人都睡覺了,這個時候給他們打電話,顯得太沒有擔當了,雖然這種事自己做主,很可能被領導批。
但是,如今工班內,隻有自己在現場,隻能自己做主了。
兩個司機將發料單拿出,秦舒淮將自己的名字寫上,總共加起來,浪費了24方混凝土。
罐車司機見秦舒淮簽字完成,便開車走了,工地上,工人正在拆卸漏鬥。
因為漏鬥裏混凝土太多,這個活並不好幹,磨蹭了幾分鍾,幾個工人合力,才將漏鬥卸下來。
在拆下漏鬥的那一刻,漏鬥內的混凝土嘩啦一聲,漏了出來。
好在工人手速快,迅速將漏鬥推開,沒多少混凝土掉入樁基內。
導管內,滿滿的都是混凝土,一點都沒下。
秦舒淮上前抓了一把,發現混凝土內,石子較多,混凝土之間和易性不要好,沒有粘稠度。
如同豆腐渣一樣,不能結合在一起。
“把導管內的混凝土,倒地上看看什麼情況。”秦舒淮道。
雖然攪拌站生產出來的混凝土是有配合比,但是也可能出現其他情況,導致配合比出現問題。
當導管拔出兩節時,秦舒淮發現,導管內的混凝土都被凍住了,裏麵的水分,因為天氣的原因,全部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這直接導致,混凝土不能出來,工人們隻能用大錘敲擊導管外壁,讓導管內的混凝土,一點點的震出來。
“這天氣也太冷了吧,上凍這麼快!”馬成濤吸了兩口冷氣道。
“這幾天還行,等過段時間下雪,樁基都沒法施工。”秦舒淮道。
約摸一個半小時,才把導管全部拆除並將導管內的混凝土清理出來。
當他們提鋼筋籠的時候,發現鋼筋籠壓根提不起來。
此時,已經是淩晨三點半,到了最冷的時候,樁基孔內的泥漿水,很容易上凍。
這一凍結,直接就把鋼筋籠凍在孔內了。
吊車用了很大的勁,都沒法把鋼筋籠拉出來。
“秦工,這怎麼辦?”馬成濤沒了注意,隻好請教秦舒淮。
鋼筋籠拔不出來,就沒法清孔!
這樣下去,時間一長,孔底的混凝土也會終凝,到時候鑽機清孔,便困難許多。
好在孔底灌下的混凝土不多,清孔應該不會很困難。
秦舒淮仔細看了看孔內的泥漿,沒看見冰塊,應該還沒上凍,不出意外,應該是泥漿把鋼筋籠拉住了,吊車力度不夠,沒法拉起來。
“還有其他辦法嗎?吊車的力氣不夠啊。”秦舒淮皺眉道。
他萬萬沒有想到,最後居然連鋼筋籠都拔不出來。原本把鋼筋籠拔出後,再用鑽機重新清孔,然後再下鋼筋籠,最後在下導管要混凝土澆築。
“沒其他辦法了,除非換大吊車,不過我感覺夠嗆,再說,找大吊車還麻煩呢。”馬成濤也好無辦法。
畢竟,找大吊車,需要的費用可不低,工地現今還真沒有大吊車,要從格爾木租賃,沒幾千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