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差距啊(1 / 2)

變更設計,在兩千年前後,相當普遍,有些工班在接手的時候,預算可能是虧損的,但他們毅然接了這個工程。

在建築施工時,工班通過不斷的變更設計,很有可能讓工班扭虧為盈,這種辦法,很常見。

尤其施工單位和業主很熟的工程,哪怕是虧損項目,最後也可能盈利。

除此之外,讓工班扭虧為盈的另外一種辦法,便是清算索賠。

清算索賠,一般都是在工程接近完工事情,眼看工程虧損較大,工班在工班長領導下,總工程師組織下,對一些可以清算索賠的項目,進行清算。

比如承台設計的時候,沒有墊層這個設計,但後期每一個墩的墊層都施工了。

這就相當於活已經幹了,業主還沒給錢,工班必須把這部分錢清算回來,畢竟這是明擺著的虧損。

這個時候,可以通過現場施工照片,做出清算索賠材料,上報建設指揮部。

當然,並非虧損項目才能進行清算索賠,盈利項目照樣可以,隻要你能拿出事實依據。

一些工班,甚至把壓根沒幹的活,都搞成了清算索賠,最後攪亂了市場,這也是為什麼,到了二零一幾年,清算索賠變得越來越困難,人家業主不管你是不是真幹了這活,壓根就不給這個量的錢。

拿著變更方案,秦舒淮趁著工地不忙,仔細的研究了一番。

首先,處在馬家河中的兩個墩,設計樁長非常長,顆數雖然還是八顆,但長度超出普通樁基的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根據設計圖紙的內容,秦舒淮發現,樁基底部,並沒有真正到岩石層,隻是普通的持力層。

這種地質,在長年累月動荷載的作用下,樁基很可能緩慢的沉降,最終導致橋梁下沉。

這種事情,作為前世幹了大半輩子工程的秦舒淮來說,不得不預防。

也就是說,在馬家河上,設計一座連續梁,是有依據的。

除此之外,秦舒淮還發現,如果施工河中的兩個墩,勢必要大開挖,如此一來,就涉及到很多問題,甚至還關係到環保。

天路鐵路專門設立了環保部門,將環保看的和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最後,馬家河汛期水位比較高,對墩身的衝刷作用,不可忽視。

即便采用防滲、防衝刷等多種措施,也不得不防,畢竟這是百年工程。

這三個問題,就足以說明,在馬家河上變更一座大跨度的連續梁,很有必要。

設計變更一事,是設計總院的事情,對於天路鐵路,鐵道部專門成立了設計小組,橋梁設計小組,有專門的負責人。

但是,天路鐵路的設計變更,關設計總院分管人員同意,並沒有用,必須上報設計總院的副院長,再由副院長審批。

這也是為什麼,前世的時候,郭磊一直沒跑下來這個變更,主要還是因為設計總院的副院長那邊,很難搞定,加上下麵的負責人也不願意倒騰這些事,最後沒辦成。

郭磊很難搞定,並不代表秦舒淮沒辦法!

秦舒淮隻是想如何把這事上報後,又不想驚動黃可臣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身份。

如果自己一個電話就搞定了,黃可臣等人不驚訝才怪。

十一月二十號,黃可臣、郭磊與秦舒淮三人,一起坐飛機,前往海市,然後從海市做火車轉向京城。

此前前往京城,主要是為了馬家河設計變更一事。

經過秦舒淮的毛遂自薦,黃可臣覺得,可以一試。

對於秦舒淮的能力,郭磊也許不清楚,黃可臣可是清楚的很。

此前前往天路鐵路建指,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趙宏的時候,黃可臣便猜測,秦舒淮關係不一般。

畢竟趙宏乃是鐵道部空降的局級大指揮長,下麵的各大鐵路局,很難和他扯上關係。

這扯上關係也就罷了,趙宏總和秦舒淮的談話,也讓黃可臣驚訝,很多東西,已經超出了黃可臣認知的範圍。

前三次郭磊和他一起跑設計總局,他很清楚,想要拿下這個變更設計,非常困難。

但並不能因為困難重重,就不去嚐試,畢竟這關係到工班盈利,還有他的仕途升遷。

“舒淮哥,這裏。”

三人剛到出站口,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隻見前方,一個身材高挑的女生,正朝著秦舒淮揮手。

長發,一身青色夾克,穿著一雙短根鞋,精致的臉龐,帶著笑容。

“嫣然。”秦舒淮微微一笑,上前和她打招呼。

秦舒淮並沒有讓林嫣然來接自己,隻是出發前,和林嫣然打過招呼,讓她幫自己定兩個房間。

沒想到剛到出站口,便被林嫣然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