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最初的最初(1 / 3)

從平底鞋換上了高跟鞋,從學生裝換成了職業裝,從天真愚蠢變成了如今的成熟穩重,我越來越學會了在這社會上生存,用著大多數人的方式。早出晚歸,在日新月異的城市裏步伐匆匆,卻忘記了回頭,眼睛被現實的快節奏生活蒙上一層看不見霧紗,不敢回頭張望曾經旖旎的風景,我逐漸忘記了當年那個天真的少女,就像我以為我可以忘記當初那個少年。

(一)

王依貝第一次見到陳子翰的場景,真算不上美好。她就讀的高中,算不上最好,當然也是得了一塊市重點的牌子放著。這所高中讓眾多學生幸福的一點是對於出入管得並不嚴格,還比不上她就讀的初中。當時初中還知道給每個學生發一個類似學生證的東西,走讀和住讀的學生那塊牌子的顏色不同,門衛根據牌子的顏色放人出去。到了高中,隻要是吃飯時間,便可自由出入,由此養了一群愛出校門吃喝的學生。

王依貝便是那群愛出校門的其中之一。

還是在高一,下了晚自習,王依貝回到了寢室,依舊糾結不已。她糾結著的東西,是到底出不出校門去提一碗小麵回來。她在寢室反複的走啊,將自己的室友都問了一遍,還是梁月直接,“你要去就去,別在這裏走來走去。”於是王依貝心安理得的將梁月的話當做是對自己的鼓勵。

讓王依貝糾結的其實是時間,下了晚自習已經是晚上十點鍾。回寢室又耽誤了不少時間,她喜歡吃的那家小麵裏寢室又有點遠,但抱著吃了比糾結好的原則,她還是跑了出去。從此堅定的認為“人為食亡”也是正確的。

學校外麵的小店不少,現在也有不少學生正在加餐,女生則手中拿著許多小吃,各種精致無比。既然出來了,沒有必要還讓自己將就,於是王依貝迅速的向另一條街道跑過去。那條街道被同學們戲稱“好吃街”,白天沒有任何東西,到了晚上七點後,便陸續出現不少攤位,全是賣各種小吃。有油炸的餅,燒烤,串串,烤紅薯,炸土豆……雖然被人稱之為極不健康,可那味道,確實很讓人嘴饞。這條街離學校不遠不近,環境不是很好,時常出現一些打架鬥毆的事。

王依貝跑到的時候,她最喜歡的那家小店正要準備收攤了,她成為最後的一位顧客。

她站在一邊等著老板將麵條下鍋,心裏卻是滿足,隻要想到等會能吃上好吃的,她就會各種開心。

當她將視線望向別處,發現在街道的另一端,好幾個男生正在打架,那還是她第一次看到這種場景,跟黑社會似的。

而讓她最驚訝的地方在於,在打架場麵的後邊,一個長相俊朗的男生,此刻拿著一串豆幹,一邊吃一邊欣賞著這些人打架,他離那群打架的人,不過兩三米遠。

王依貝接過了老板打包好的小麵,一邊往回走,一邊還不停回望,那真是詭異的一幕。可她腦海裏最直接的情緒竟然隻是,那些打架鬥毆的場麵,不過隻是成為那個吃燒烤男生的背景,用一段武力,襯托出那男生的沉著。

那時的她,完全不覺得自己的思想有問題。那個男生站那麼近,也沒有去勸架,這麼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更甚者,也許打架中的某幾個還是他的同學,他也並沒有上前,多缺乏哥們義氣。

不過為了快點趕回學校,她將那一幕隻當做無足輕重,隻想快點回寢室享受這吃的樂趣。

王依貝的成績屬於不好不壞,這和她本人沒有什麼大誌向有著一定關係。她做過最為驚詫人的事件是,她在期末考試之前做了一套數學卷子的選擇題,十個選擇題她錯了九個。然後她花了兩節課將那選擇題重新做了一遍,並通過答案去推測過程,成功的將十個選擇題做對。再參加期末考試,那一次的數學,她考了班上第一。即使多年後,她也不得不將那件事,當成自己唯一能夠貼金的談資。

到了高二,才打亂了原來的班級分班了,教學樓門口用大紙板公布著每一個班上的學生,分別到各班班主任那裏去報道。

王依貝一到了學校,連寢室門都沒有進,就被梁月給拖著去看被分到了哪一個班級。

“真分班了啊,我好緊張。”王依貝被梁月拖著從寢室的階梯跑下來,“我還是想和你讀一個班。”

“看了就知道了。”梁月抓著王依貝的手往教學樓的方向跑,“就算不是一個班,我們還是最好的朋友。”

“我還是希望我們是一個班。”王依貝固執的開口,她是那種做什麼一旦認定就不願意變換的人,去網吧第一次坐哪個位置,第二次去也會是坐先前的位置,習慣使然,和梁月成為了好朋友後,她就沒有打算換了,也不想出任何的意外。

公布牌邊已經圍了不少人,她們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

過程很糾結,結果很無奈。王依貝被分在了四班,梁月被分在了二班。聽說一到四班都屬於理科的尖子班,將全年級前一百六十名平均分配到這四個班當中,每個班的水平相當。

旁邊還有不少同學見到王依貝和梁月,紛紛笑著,“我們以後是一個班了”。王依貝嘟著嘴,一點也不想回應,她隻想和梁月讀一個班。

看了結果之後,王依貝更為傷心,拉著梁月的手,“我一點也不想和你分開,怎麼辦?”

梁月想了想,“要不,你去找蔣老師試試。我看到蔣老師是二班的班主任,她這麼喜歡你,你去說說看,能不能讓你到二班去。”

王依貝想了想,這也是唯一的辦法了。

蔣老師之前是教她們班的語文,對王依貝的作文那是讚不絕口,時常拿來當做全班作文的範文,也曾被借到外班去觀看。王依貝的語文成績,在年級上至少能進前十名,由此蔣老師自然對她青睞有加。

說幹就幹,王依貝也沒有去四班報道,直接去辦公室找蔣老師。去了辦公室,才發現和她一樣情況的不在少數,許多同學都不願意到現在的班級中,甚至有些學生寧肯回到原來的普通班級。

王依貝隻想找蔣老師,希望能在她班上就讀。結果蔣老師跟前,已經站著一個女生。王依貝隻好等在一邊,等那個女生談完,再找蔣老師。

王依貝越看那個女生越覺得她熟悉,好像就是梁月以前給自己指過的那個向晨,年級上不少男生都喜歡她,還把她當做心中的“女神”。當時梁月提及“女神”兩個字時,王依貝覺得自己有點渾身冒雞皮疙瘩。不過傳言中向晨是這一年級的級花這種說法還是聽說過幾次,人稱“冷美人”。長得還是挺漂亮,在學校為數不多的表演中,她都是主角,在年級上提及向晨的名字,知道的也不占少數。總會有這樣一群人,站在金字塔的頂端,成為別人口中的“風雲人物”。

等向晨和蔣老師談完之後,王依貝才走上前,和向晨擦肩而過的那一個瞬間,兩人都互看了對方一眼,或許就那一眼,注定她們二人,永遠站在了朋友的對立麵。

王依貝和蔣老師說了許久,反正她就是咬定了喜歡聽蔣老師上課,怕換了別的老師後,自己不適應,會影響成績。蔣老師也很無奈,笑著說怎麼今天找的借口都是同一個。原來向晨來也是說換班的事,理由和王依貝說的一樣。王依貝心裏微微的囧了下。

但無論過程怎麼樣,結果還是很讓大家滿意。

為了給梁月一個驚喜,王依貝刻意的告訴梁月,蔣老師沒有同意,說分班是學校決定,老師沒有權利幹涉。看到梁月失望的表情,她心裏有點暗爽。

要在下午四點時,才統一到二班教室領書,晚上七點準時上晚自習。梁月陪在王依貝身邊,看王依貝那苦大仇深的摸樣,努力的勸著王依貝,即使不在一個班,她們也可以常常聯係,依舊會成為最好的朋友。

王依貝藏在心裏的真相都快要破功了,終於等到了下午四點。她刻意讓梁月先去教室,她自己去四班,梁月知道她是個別扭的小女生,又安慰了她幾句,讓她拿完書之後,一起出去走走,順便吃飯,這才去了教室。

在梁月去了後,王依貝還在寢室,算計了時間差不多,這才匆匆向教學樓走去。拿書不是正式上課,並不是特別的重要,當然這隻是在王依貝眼中。

王依貝到了二班門口時,教室裏的同學差不多已經拿完書了,她站在門口,腦袋卻向裏麵張望,想看梁月坐在哪裏。

“同學你找誰?”

清雅的聲音響起,不過王依貝顯然沒有心思去想這個多管閑事的人是誰,反正她要找的人不是他。

陳子翰第一眼看到王依貝時,就是這樣一個虎頭虎腦的腦袋,拚命向裏看,連他問她話,她也不抬頭看向自己。

他是被蔣老師欽點的班長,負責給同學們分發書,剛將書發完,便看到有個女生站在門口張望。挺可愛的女生,他隻是主動問她找誰,想看看能不能幫她,卻聽到她小聲嘀咕“反正不是找你”,他不由得僵了一下。

(二)

王依貝如願以償的進入了二班,隻是書還暫時沒有拿到手,得等班長去核實本班的人數。梁月也很興奮,兩人痛快的出去吃了一頓好的,才又一起手拉著手回到二班,去上晚自習。她們都清楚,這才開學,第一個晚自習,根本不會有什麼學習內容,大多都是班主任來講點話,然後安排自我介紹之類無關痛癢的東西。

隻是她們想錯了一點,為了向大家證明學習的重要性,蔣老師直接讓班上的同學按照成績的好壞,自己選擇座位。梁月和王依貝悄悄約定好了,等下要坐在一起。

簇擁在教室外麵,王依貝碰了碰梁月的肩膀,“那人是誰啊?”幫著蔣老師做事,還一來就直接當了班長。當然,讓她最印象深刻的是他那天吃著燒烤欣賞別人打架那從容的樣子。

“陳子翰啊。”梁月說完,才發覺有點不對,“你真不知道他?我們年級的第一名啊,那個隻要老師提起名字都會帶著笑意,當做我們學校門麵的人物。”

“那他怎麼不是第一個選位?”

“選了的啊,那垃圾堆前麵那個位置。別人是班長,自然要表現得自己大度了,那個位置一般沒人喜歡,所以他先選了。”邊小聲的聊著邊坐到她們自己選的位置上。

王依貝其實聽過陳子翰,就是那個萬年第一,一點都沒有懸念的男生。確實長得不錯,但絕對不沒有別人說得那麼誇張,什麼成績又好,家世又好,然後長相又好,被形容得如同一個完美男生。

大家都選好位置了,王依貝發現向晨竟然選的是陳子翰前麵的那個座位,立即像發現了新大陸,拉著梁月去看,“哎,你說那兩個不會是一對吧?”

她自己是因為梁月在這個班才想換班,那向晨是為了什麼?

年級上有一對情侶做出過感動無數旁觀者的事,兩人一個選擇理科,一個選擇文科,在上學期最後一天,一起手拉著手,從早晨一直牽著到晚上,然後分手,選擇好好學習。

這樣的事都能發生,那向晨這樣做,也說得通。

梁月立即製止了王依貝的胡思亂想,“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向晨一直喜歡著陳子翰,至於陳子翰是什麼態度,那就要看他了,但他們絕對沒有在一起。”

王依貝心下了然,原來“女神”也會暗戀別人啊。

她剛回過頭,自己的桌子上就出現了一疊書,剛才的八卦內容男主角就站在她麵前。她睜大眼睛,看著陳子翰,吞了吞口水,雖然背後講別人的八卦有點不好,可她也能接受,但若是被當事人聽到,那感覺就別扭了。

“你的書。”陳子翰解釋了那疊書的來源,然後從她的位置上走開,留下還目瞪口呆的她。

進入二班之後,王依貝感到了學習的壓力。上課的時候,同學們都認真聽課,極少有不專心的同學。就算到了下課時間,大家也多半坐在位置上複習著下一節課的內容,或者做一些不解的題,基本上除了去廁所,便一直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了。或許是“高考”兩個字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大家都如老師所願,將學習放在第一位。老師也不像過去那般,所有的知識點都會提及,反而是隻講重點,再由同學們主動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當眾講解、

三點一線的生活,枯燥並且乏味。

晚自習原本隻有三節課,但住讀生卻會多上一節晚自習,一般沒有老師來,讓班長值日。這節課也多半是愛學習的學生的最愛,安靜,有助於解題。

月考之後,成績很快就排出來了,無論是班級還是全年級的名次都在牆上貼著。

王依貝挺鬱悶,全班四十個人,她竟然考了23名,全年級86名。梁月比她好一點,班上17名,全年級67名。原來這就是所謂的競爭,她在班上的這成績就算中下了,真有夠丟人的。

而向晨考了班上第七名,全年級十七名。王依貝之所以關注向晨的成績是因為她在競爭班幹部中輸給了向晨,於是便將向晨當成了自己的潛在對手。

蔣老師還拿出班費來給前十名的同學發獎品,雖然隻是一支鋼筆和一個筆記本,但意義總歸是不一樣了。而下午的最後一節自習課,蔣老師便一個一個將她認為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請進辦公室裏“教育”一番,以前的她物理成績很差,但現在由這些好學生對比起來,她的物理就不止是差了,在這個班上簡直就是拖後腿的。

蔣老師翻著月考名次表,“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裏?”

“物理太差。”

蔣老師自己卻笑了起來,“你這個非同一般的差也,物理老師就給我提過你,上課不聽講的一定有你。”

“以後不會了。”

蔣老師點點頭,“語文還是很不錯的,別的學科還是得抓緊,半期考試的時候我要看到你的進步。”

“恩。”

“出去吧!”

王依貝回到教室,難道就她一個人覺得那物理難得不成樣子了嗎?為什麼別人都能學得那麼輕鬆。她走進教室,看著那些埋頭苦幹的人抬頭來看著自己,一瞬間覺得很不是滋味,明明就知道他們隻是本能的抬頭,但自己就是覺得很不舒服。

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過了一會兒,陳子翰站在講台上,“現在,大家都站起來,走到教室外麵去。我點一個人的名字,就進來選座位。從現在開始,每一次的座位都按照考試的成績來選擇。如果有什麼異議的,選好座位後再來找我,我會適當調配。”

王依貝拉著梁月走出去,“等會兒你先選擇一個座位,旁邊不準別人去坐,然後我就選那個座位。”

梁月歎氣,“我肯定也選不到好的位置。”

“能坐在一起就成。”

向晨並沒有走出教室,而是站在講台上幫助陳子翰,勾畫已經選擇了名字的人,並且做好記錄。

王依貝就看著講台上的那兩個人,梁月已經選好了位置,當她的名字被叫到的時候,她聽到向晨問陳子翰,“你等會兒坐在哪裏?”

她沒有聽見陳子翰的回答,隻是向著梁月走過去,那感覺真不舒服,競爭,這就是競爭,挺現實的,雖然隻是選座位。

座位選擇好以後,向晨挨個的將這個圖表畫在黑板上,把每個座位坐的人按照教室的座次寫在黑板上。這才讓他們都回原位,等下午吃了飯後,晚自習之前來換位,順便拉桌子等。

王依貝看了一眼黑板上的名字,陳子翰竟然還是坐自己原來的那個位置,他明明可以選擇更好的,也應該是第一個選擇的,卻什麼都不選。

“陳子翰怎麼就老想坐在垃圾堆旁?”

“那是班長人比較善良。”

“你怎麼不說他是為了方便丟垃圾?”

梁月笑了起來,“隻有你才那麼想吧?不過,他成績那麼好,坐在哪裏都是一樣的。”

王依貝沒有說話,拿出物理書看著就覺得窩火,她就是很討厭,喜歡不上來。

梁月看了看黑板上的那個人名,“你看,向晨的名字在陳子翰的前麵呢!”

“早看見了。”

“她還真表現得突出。”

“那叫近水樓台先得月。”

“你不是不喜歡她嗎?不去搞點破壞?”

“我什麼時候搞過?”她一臉不屑的樣子,“我連自己都管不過來,怎麼可能會去管別人,怎麼能把我想得那麼的偉大。”

梁月搖著頭,“被老班說了?”

“不行,我得證明一下,我即使不學物理,也可以成績很好的。”她打定主意了,當然這也是一則新聞鼓舞了她,聽說一個男生英語隻考了五分,依舊考上了重本,這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隻是,王依貝忘記了,她從來都不是什麼天才。

接下來的課餘時間,她都把時間全花在英語和生物上,還是不願意去碰她最討厭的物理,想和自己賭氣一般,就是不學。她會將自己考試過的卷子上的錯誤的題都拿出來詳細的看,反複的分析原因。她認真的時候,會這樣一頭鑽進去,什麼都不管不顧,當然這個時候有一種很熱血的感覺,希望快點考試,快點有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己。

很多時候,她都會覺得自己選擇理科是一個很犯渾的決定。以前之所以選擇理科,是因為有人說選擇文科的人都隻會死記硬背,是笨的人的選擇。現在她覺得自己選擇理科,就是在證明自己確實笨。

(三)

半期考試很快便來臨,這次王依貝信心十足的對梁月說,“如果我考好了,請你吃‘瘋狂烤翅’。”

“算了,你請我也不吃,辣得死人的。”

“我就是故意的。”

“王依貝。”

一科一科的考試,他們幾乎也習慣了這樣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