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上)(1 / 2)

軍事工程學院,因為坐落於哈市,而被成為哈軍工。

1952年由中央軍委受命組建,聘請蘇聯專家和國內頂級技術人才任教,初始隻建立五個係和一個預科,盡管整體架構簡單的有些簡陋。

但哈軍工的辦學標準卻是國內一等一的,正因為如此,哈軍工對學員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除了過硬的政治標準和年齡限製外,體能、文化、個人能力等綜合標準也是重點的考核項目。

再加上其本身的軍事屬性,一般單位和個人何難有進入哈軍工的指標。

白雲廠作為一個剛剛被劃撥給軍工部的軍工單位,按理說是不具備這樣的資格。

但問題是白雲廠沒資格,但卻有個任教哈軍工的人,那便是他們的副總工程師柏毅。

是的,如今的柏毅頭上又多了個哈軍工預備教研室成員的頭銜,聽上去不是很響亮,可如果有人知道這個教研室的主任是零號首長的話,就該知道這個頭銜意味著什麼。

畢竟那可是零號首長,盡管此刻他人在西南,對哈軍工隻是奉命搖領,可零號首長畢竟是零號首長,哪怕本人不在,隻放個名號,也能將哈軍工的層級抬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正因為如此,哈軍工預備教研室與其說是一個教務機構,還不如說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領導機構,其職權幾乎涵蓋了所有哈軍工的方方麵麵,至少在哈軍工正式成立之前,預備教研室的地位無可替代。

因此,作為該機構成員之一,柏毅除了籌備相關院係的組建和課程安排外,還肩負著學員的遴選。

於是乎白雲廠便成為柏毅順理成章的遴選單位。

這不是柏毅假公濟私,偏向白雲廠,實在是去其他單位不太現實,要知道他身上還兼著電子廠的籌備工作,沒時間不說,對其他單位的人員情況也不熟悉。

與其毛毛躁躁的完成任務,還不如把指標放到熟悉的單位,完成起來即高效又放心。

就這樣原本連邊都沾不上的白雲廠有了四個哈軍工的學院名額。

這可讓廠長宋繼學樂開了花兒。

別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別看哈軍工規模不大,但那可是號稱軍工界的“黃埔”,隻要能進去,就算是條蟲,將來也能成龍!

所以他在人選上可謂是精挑細選,嚴謹得是一塌糊塗,幾乎達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以至於遲遲拿不出結果。

哪成想,柏毅去了趟華東靶場,看了場打靶,問了兩句話,就把寶貴的名額給了出去,當宋繼學知道此事後,真的差點沒一口老血給噴出來,恨不得立馬就長兩翅膀飛到華北,當麵問問柏毅,有這麼辦事的嗎?

問題是他現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先不說他能不能長出翅膀,就算能憋出來,他也沒辦法走,因為此刻四名白雲廠的傑出青年就站在他的辦公室。

想著幾分鍾前那些個激昂洋溢的話,宋繼學就覺得臉發燙,名額缺了一個,讓他那什麼麵對眼前這四人?

“還是再等等看吧!”

掐著煙卷,放下電話的宋繼學,不禁長歎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