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男子並不領情,一張冷峻的臉上。依舊是那般冷峻,看不出絲毫的變化,“為人百載,怎能與鬼魅打上交道,你走吧!”
軀殼微頓,且低歎,“我們雖為鬼魅,且依然有鬼魅的製度!如今的你,亦然不再是這裏的人,你當與我回去!”
聞聲後的男子微頓,早在草坪上觀看著一切的牧童。則是眉眼一頓,“老牛,別吃草了!把聖人帶回來吧!”
水牛微頓,且是低吼一聲,且化身四腳巨龍!泛著青綠色光芒的巨龍怒吼著朝天空飛去,其臉上,且龍吟聲更是響徹天地。本是清明的天空,卻在此時,泛著淨白的霧氣。
霧氣如同那屏風一般,阻攔著江邊的一眾百姓的視線。自是有眼尖的人驚呼,“我看到了龍……”
而此時的江麵上,卻是出其的平靜。牧童也已走到男子麵前,且老氣縱橫的說道,“聖人之軀,聖人之道。這一道,你已然走到了盡頭。下一道,你,又當如何走?”
男子,“不吝賜教!”
牧童長笑,“心中有念,自難前進!你的道,誰也左右不了!”
男子,“前輩此言不虛,晚輩卻是有念。念的,則是這天下蒼生。想的,則是往事前朝!要守護的東西,消失在自己眼前。想保護的人,且為我而亡故。”
牧童抬手,“天亦是天,你亦是你!若是現在的你,能否摘下那天空中的豔陽?”
男子抬頭,“地亦然是地,而我,卻隻能在此江麵。殊不知,三十載來,所走的路。踏的步,如今已然將我給遺棄!此天,我又怎能一躍而上?”
言語間,牧童手中赫然出現一輪明月。明月暫放著銀色光芒,耀眼且真實。
白骨軀殼微頓,那隻有白骨的腳,即刻下跪,“參見聖人!此間為兩聖——道聖!儒聖!請問您是?”
牧童且搖頭,再次看朝男子。手中泛光的明月,已然不見其蹤影,“你,可曾明白?天亦在你心,地亦在你心!萬物,生於心。你是萬物,萬物皆是你。”
男子作揖一拜,“謝前輩!”
而後閉眼凝想片刻後,又看朝白骨軀殼,“我且隨你走一遭!”而剛才還在眼前的牧童,則是亦然消失在兩人的眼前。
此時,王室宮殿中,一臣子拜道,“大王,他自盡了!”
寶座上的王,一臉英氣蓬發,隨即搖頭,“既是去,也不願意為吾所用嗎?”
臣子,“他叫我帶信給你,‘江山依舊,忘大王您善待之!為王者,視子民為福址。切不可將怨念遷就於往日百姓!’”
王,“既是已去,任心係百姓嗎?此等棟梁支柱,去之,可惜、可惜!”
臣子,“那大王,我們……”
王,“此等聖賢,當立祠堂,今何年何月啊?”
臣子,“回大王,今正值夏至酷暑時期,也正是雙半歲年。民間,且多以這一天祭祀,亦然有不同的風俗!”
王,“為吾大秦的江山,怎有不一樣的風俗?且在吾大秦疆域內,此日,為屈原而慶吧!”
臣子,“是,大王!”
此時,更隨著枯骨軀殼的男子,亦然走上了昏暗的道路。許久後,見一妙玲女子蒙著麵紗,端著一碗漆黑的湯汁,“屈原!楚國人士,罷了,既然你已經到了這十八層地獄。那你,自此地的人。”
接過湯汁的男子,四周打量,“此地,既是陰間入口?怎會無門?”
女子清脆甜美的聲音說著,“喝下此湯,既為你開門。”
周圍的黑暗且寧靜,隻見女子身後的那一口大黑鍋中,除了黑乎乎的湯汁以外,赫然可見一個枯骨頭顱。
男子微頓,且是難得的露出一絲悵然笑意,“此鍋乃是平凡鍋,而這鍋中的枯骨頭顱,自是不一般!可這,對我無用!”
女子明顯一驚。
男子長歎,“即來之,自是身以己任。三聖之地,亦然是三界之地。入了這十八層地獄,那我,便是鬼聖!”
女子長歎後,且作揖,“參見鬼聖,陰間,等你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