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什麼都敢往出倒騰(2 / 2)

按說這沒什麼,正常的商業交易,而且一點不虧。

但是,傳到陸秀夫、江鉦的耳朵裏,卻不是那麼回事了。

二人隱隱覺得不對,急忙派人去各軍屯走訪。這才知道,此類事件不勝枚舉。

別說牛馬羊了,有的軍屯甚至拿出一部分鐵器去換糧換物。可把相公驚出了一身冷汗。

於是,趕緊召集各軍屯入駕,大概意思就是:

把現有的,還有將來可以產出的大宋物什進行分類,有的東西能交易,可以與土人交流。但有的東西卻是不行,一點都不能外流。

其中就包括牛馬、鐵器、雷火等等戰略物資。

對此,趙維是舉一百雙手同意的。這特麼不就是腦子有包嗎?真是啥都敢往出給哈。

美洲沒有馴服的馬匹,沒有大形牲畜,更沒有鐵器。

也就是說,他們沒有騎兵,沒有高效率的生產力,也沒有足夠殺傷大宋的武器。

於大宋來說,不管是和是戰,大宋都占俱著絕對的優勢和話語權。想打就打,想和就和,萬事由心。

可是,你特麼的把鐵器、牛馬都往出送,這不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對此,陸相公難得強勢,不但把那些還抱有幻想,換了也沒什麼的臣僚壓了下去。而且嚴懲馬邦昌,從屯主一擼到底,種地去了。

接下來就是些無關緊要的事兒了,到了各屯相互吹捧的環節。其實也就是展現政績,鼓舞人心的環節。

陸相公順道布置一下各司之務,統領大局。

趙維對此不感興趣,但怕提到他找不著人,也就忍著聽下去了。

至於政績誰好誰壞,首推自然是蘇劉義。

這相公當官就是屈才,就是開磚廠的料。

這幾個月來,窯灘口的貢獻最大,幾乎滿足了所有軍屯的用磚用瓦,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聽說他那的磚工沒日沒夜的幹,連蘇相公都瘦了一圈兒,著實不易。

而除了蘇劉義,還有三人成績斐然,一個是親爹趙與珞,一個是璐王趙曄,還有一個就是老泥鰍陳宜中。

親爹就不用說了,簡直就是完美男人,能文能武,還能管理軍屯。

三個多月的時間,墾田近千畝,並且與時俱進,種起了印第安人的作物——土豆。

那玩意高產不說,生長周期還隻有兩三個月,如今第一季的土豆已經收獲,供應禦前糧耗。

至於趙曄和陳宜中,開墾良田沒親爹多,但是這兩個貨腦子也是夠用,與瑪雅人和加勒比人做生意。

用大宋的布匹、絲綢、瓷器等換來大量玉米、海產。自足的同時,也在支援其他軍屯。

更重要的是,趙曄的人還找到一處小型銅礦,儲量雖不多,但在這個時期也是相當重要了。

要知道,美洲人沒有鐵器,但有銅器。可是,他們的銅器和宋人還是沒法相比。

漢人可是把青銅器玩到了極致的民族,如今暫無鐵器,卻可用青銅器代替。

為此,趙維惡狠狠地剜了小白臉兒好幾眼。

奶奶的,命怎麼那麼好呢?還能讓他碰上銅礦的嘍?

趙曄也看見趙維瞪他了,不由的就想起之前被趙維羞辱的事兒。

一衝動,蹦出一句:“諸軍屯皆有建樹,不知寧王那邊是何進展?”

“噗...”大夥兒一聽都樂了。

不用想也知道,這是兩個小王爺又要掐架?

......

——————

如果喜歡,那就還請投票收藏和評論。

晚些還有一章,但是可能會很晚,可以明早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