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從小寄人籬下吧,徐知誥獨立性強,很會管理家務,他在徐府一向是以勤快出名的,現在徐府裏裏外外很多事都是他負責張羅,徐溫夫婦對此特別滿意,也很放心。徐溫的夫人經常當著徐知訓兄弟的麵誇他,“你們像是我的養子,誥兒倒像是我的親兒子,你們要是有他一半孝心就好了。”每當聽到這樣的話,徐溫的幾個兒子就很不服氣,尤其是徐知訓,總是一副很不屑又恨嫉妒的表情。
三
徐知誥這麼多年的表現,徐溫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從目前的情況看,他的個人能力在自己親兒子之上已是不爭的事實。聯想到以前徐知誥寫的那首詩,徐溫覺得徐知誥看似平靜的臉上,有一顆不滿足於現狀的躁動之心,他渴望成就一番事業,渴望著自由飛翔的天空,徐溫決定給徐知誥一個表現的機會,同時也進一步考察徐知誥。
天佑六年六月的一天,徐知誥剛過完21歲生日,徐溫對徐知誥說道:“誥兒,如今你已長大了,應該讓你出去闖一闖,為父準備派你去升州,你意下如何?”徐知誥聽到徐溫說要派自己去升州,心裏甭提多高興了,但他控住了自己的情緒,恭敬的說道:
“孩兒隻怕自己年小無知,能力有限,會讓爹失望。”
“誥兒,你不用妄自菲薄,爹是不會看錯人的,爹相信你有這個能力。再說有爹呢,你就大膽去做,啊!”
“是,爹。”
“那你不問問爹讓你去升州幹什麼?”徐溫看著徐知誥問道。
“無論何事,隻要是爹讓孩兒做的,一定有爹的道理,孩兒都會全力以赴盡心去做。”徐知誥謙卑而誠懇的說道。
“好,誥兒,爹準備讓你去升州當防禦使,負責升州城的防禦,同時兼樓船軍使,負責在升州監造戰船。誥兒,我淮南地處長江一帶,水路通達,雖有長江天險,但僅靠長江天險是不夠的,還要訓練水軍,保我水上安全,才能在這亂世求得一片安寧。如今中原戰亂不斷,朱溫覬覦淮南已久,目前他正在與河東的李存勖對決,暫時無暇顧及淮南,但等那邊打完了,朱溫也許就會集中兵力對付淮南。廣陵雖然是先吳王的發跡之地,但終究是個小地方,為父想把升州作為未來淮南的都城,力求淮南的長治久安。”
徐知誥沒想到徐溫這麼相信自己,將如此重要的事交給他,他心裏非常感動,於是斬釘截鐵地答道:“孩兒一定不會讓爹失望。”
徐知誥心有大誌,期待自己能有一番作為,這些年他在徐府兢兢業業、恭恭敬敬,一方麵是出於自己的誠心與孝心,另一方麵也是希望得到徐溫的賞識,因為他知道,隻有養父徐溫能給他出人頭地的機會,現在終於等來機會了,徐知誥異常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