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銀子!全是銀子!(1 / 2)

“時機還在。”

盧颺隨後對三人說了自己的計劃。

原以為要冒巨大風險的三人,此時聽了盧颺的計劃,皆定下心神,將身子蜷縮在的黑暗之中,輪流監視那夥韃子。

子時剛過,烏雲遮住了星辰,夜更黑,伸手不見五指,遠處的篝火早已熄滅,盧颺極力遠眺那夥韃子的營地,萬籟俱靜,偶爾戰馬響鼻聲起,遂叫起三人,該行動了。

等盧颺和升叔一前一後往韃子營地而去,盧滿倉和狗兒則去了遠離營地的另一邊,藏在草叢之中,預備行動失敗好做疑兵之計。

一路彎腰前行,待離韃子營地還有五十餘米,升叔停了下來,彎弓搭箭預備接應盧颺。

盧颺繼續前行,待離韃子很近了,便開始匍匐前進,今夜是月初,恰又有烏雲遮蔽,若不是篝火處還泛有微微火星,隻怕盧颺也很難摸清韃子營地的具體位置。

初春露水頗重,韃子盡皆宿在毛氈裏,前半夜放哨的韃子,此時也鑽進了帳篷裏。

倒不是韃子鬆懈,全因明軍陪襯,自武宗之後,明軍便很少主動出擊,夜襲更是絕無僅有,隻要韃子不進逼邊境太深,明軍基本龜縮不出,任由韃子劫掠邊民。

當然,事先的預警還是要做的,但能跑多少,又有多少邊民倒黴,那就不是他們關心的了。

拿著連養家糊口都做不到的軍餉,受著將官的敲骨吸髓的壓榨,再指望他們能迸發出保境安民的情懷,盧颺想想便覺得有些可笑。

如同前些年的韃子襲邊一般,永安衛的明軍盡皆龜縮在衛城之中,隻要韃子不犯傻,又或是腦袋被驢踢了,轉而進攻京師,那一切皆好辦。

明軍隻要沉得住氣,隻等韃子搶夠了,等韃子退卻了,那便是什麼也沒發生,若是運氣好,趕上朝堂昏君奸臣沆瀣一氣,或許還能撈個退敵的軍功。

韃子自是不傻,這種好事自也看的清楚,所以在肆孽永安周邊村寨十幾日後,便準備回家了,盡管沒有攻陷大的城鎮,盡管收獲不多,但也沒什麼損失不是。

馬上開春了,草原上有很多的事情等著牧民亦或是強盜去做,牧草正是鮮嫩之時,餓了一冬的牛羊耽誤不起。

韃子們此時很惜命,馬上就到了草原上最好的時節了,若是回不去,那娘子孩子可便宜家裏的兄弟了,沒有兄弟的,則便宜部族裏拳頭硬的了。

想想都TM委屈的不行,所以回程的韃子也沒什麼戀戰的心思,此時心思早就飛到了草原上,而此次掠到女子的,甚至在憧憬著今歲還能再添一個孩子。

大家都很默契,可就是苦了邊地的百姓了,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不苦,難道要那些權貴們苦,那些將官們苦嗎?想想都不可思議,所以百姓苦就苦點吧。

要怪就怪自己投錯了胎,這輩子早死早托生,爭取下輩子早些投胎到王侯將相家裏,一出世便是人上人,豈不美哉?

所以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隻要不造反,或者造反沒掀起波浪,那便就是四海升平的盛世,畢竟吃糠喝稀的盛世,靠地瓜續命的盛世,後世自也有屁民追捧,甚至還有屁民成精之類的屁精,還想向上天為他再借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