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李鐵打鐵(1 / 2)

馬蹄灣鎮的鐵匠鋪是盧颺自己開的,搞土建,離不開各種鐵製器具,沒有鐵匠鋪自然不行。

因為盧颺的土建作坊有好多都是後世的建築理念,工具上自然也需要一些改進,為了方便,盧颺便辦了一間鐵匠鋪子。

鐵匠姓李,名鐵,李鐵家裏是匠籍,李家世世代代的打鐵為生,但到了李鐵這代,想靠此為生,卻是艱難了許多。

延慶永寧這邊,衛所製度崩壞,每年都有逃荒的軍戶,耕田的軍戶減少,打鐵的生意便也一日不如一日。

有時候忙活一個月,連煤炭、生鐵的成本都撈不回來,用李鐵的話來說,他都想跑了。

於是,在盧颺開出月銀一兩五錢招募鐵匠時,他將自家鐵匠鋪子一關,直接帶著全套的家夥事便去給盧颺打工了。

李鐵算的清楚,每月一兩五錢銀子,可買一石半細糧,他家一個婆娘、兩個小兒子,一共四口,每人每天便能勻到一斤半細糧了。

一天一斤半的細糧,乖乖,打李鐵生下來,便沒吃過這麼富裕的飯,頓頓大米白麵,那豈不是天天過年了。

不行不行,光是想想,李鐵就覺得太奢侈了,得一半粗糧、一半細糧,早上吃幹的,晚上喝稀的,然後省下的錢,還得給兩個討債的娶媳婦。

前景異常美好,李鐵不敢錯過,為了增加應募的砝碼,直接連鐵匠鋪子裏各種打鐵的家夥事都帶去了,等於是自備勞動工具去應募,可見其決心。

甚至在應募時,他又加了一個砝碼,說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十歲了,可以幫他打下手,不要工錢。

麵對這樣的應募者,盧颺頓時感覺自己的工錢開高了。

其實盧颺的工錢確實開高了,如今在延慶城裏,鋪子裏的掌櫃平均月錢才一兩銀子,這算是明朝工薪階層裏的高收入群體了。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 眾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而且要求也高,既要能讀會寫,還得打得了算盤,記得了賬目,還得會管理懂營銷,這些技能傍身,一兩銀子的月錢真的不高。

而普通的,無特殊技能,隻靠出賣勞動力的打工者,一般的月錢是五錢銀子,比如盧颺老爹盧滿倉在張大戶家打短工,便是這個價錢。

當然,明朝市場經濟不發達,非農工作崗位有限,一個月五錢銀子的工作也不是想幹就能幹的。

所以當知道盧颺開出的月薪後,來了一群鐵匠應募,不過最後卻也隻有李鐵應募上了。

盧颺要求其實很簡單,便是打造火銃的槍機。

火銃,盧颺自然是不敢公開打造的,但是《大明律》中卻沒有規定不能打造槍機。

而一個鐵匠若是能打造槍機,肯定也會造火銃了,若是會造火銃,那技藝水平應該是不錯的。

畢竟一杆火銃,涉及的方麵非常多,既有對各個零部件尺寸和規格的把握,還得能煉出氣密性良好的槍管,明代沒有機床,能完成這些,非常之難。

於是僅憑這一條,便直接嚇走了一多半的應募者,畢竟軍品,不是每個鐵匠都能接觸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