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皂化反應(1 / 2)

在前世,盧颺便看過老婆做手工香皂,非常之簡單,那些材料和步驟,盧颺如今依然記得。

隻不過當時的原料都是現成的,如今這原料卻要自己開發了。

來到城南,盧颺轉了多家雜貨鋪,終於找到了一家賣堿麵的鋪子。

這個時代的人們,蒸饅頭基本是不放堿麵的,因為這時的堿麵大多是從堿湖或者堿礦中弄來的天然堿,根本沒法直接食用,這些堿麵一般都是用來蹂躪毛皮用的。

當然,有些講究的人家也會用堿來和麵,讓饅頭更鬆軟一些,不過那堿一般都是草木灰裏提取的,而且使用者也不知道這草木灰提取的便是堿,隻知道加了這東西的饅頭更好吃。

而盧颺要的堿麵不是用來吃的,所以天然的堿麵便好,價格還便宜,一錢銀子能買五斤。

將堿麵裝進褡褳裏,直接扔在了馬背上,牽著馬,盧颺便又去買了油脂。

早在漢代,古人便從胡麻中榨出了油,不過卻不用來食用,主要用來照明和潤滑,那時,用來食用的油脂主要是動物油脂,比如:豬油、牛油、羊油等等。

而油脂用來炒菜,則是在宋代才開始。

不過從宋到明,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如今用來食用的油脂已經非常多樣了:芝麻油、蓖麻油、菜籽油等等,當然使用最廣泛、價格最便宜的便是豆油了。

豆油二十五文一斤,盧颺要了兩斤,豬油五十文一斤,盧颺隻要了一斤。

將油脂用陶罐裝了,一邊一個,用繩子拴好,一樣掛在了馬身上。

至於生石灰,盧颺便不用花錢去買了,直接去了南城的作坊,裝了半袋子回來,當然,生石灰便是買也不貴,三文錢便能買一斤。

回到家中,盧沈氏依舊沒回來,盧颺便在院中鼓搗開了。

當年他老婆做手工香皂時他也在一旁幫忙,就是將氫氧化鈉溶液和油脂混合便行,不過這氫氧化鈉溶液,盧颺得先用堿麵和生石灰配出來。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加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溶液。

堿麵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便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溶液,而盧颺要的便是氫氧化鈉溶液。

盧颺又找了一個幹淨的木桶,將氫氧化鈉溶液倒進去,然後用水稀釋了一下,接著便將豆油加了進去,隨後便用木棍不停攪拌。

肉眼可見的皂化反應,裏麵的物質也越來越粘稠,直到攪拌不動,盧颺便將那桶放在了陰涼處靜置。

到了晚飯時間再看,已經凝固成了杠杠硬的一團,盧颺這才意識到,之前忘了準備模具了。

用小刀切了一塊下來,就著水將廚房的抹布洗了洗,泡沫起了不少,效果還挺好。

盧沈氏見盧颺竟然在洗抹布,便也湊了上來。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憨娃,你又弄啥?”

“娘,你來看,這是肥皂,以後洗衣服洗澡什麼的可以用這個了。”

盧沈氏接過來,就著水一陣搓洗,比剛才盧颺洗的還幹淨不少,而且手上也沒有油膩感,甚至比之前還要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