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盧颺此次是去京師讀書,兩人也不想讓兒子分心,便決定不去了。
對於明末的曆史,盧颺還是了解一些的,知道一直到崇禎二年,京畿附近還算太平,既然兩人不想去,便也沒有強求,便決定隻帶著雲舒和吳香去。
若是水泥市場在京師的市場打開了以後,到時候再讓父母來照看生意。
這日,盧颺閑著沒事,正在家裏收拾一些要帶去京師的書籍,便有一個小廝送來一張請帖。
盧颺看了,卻是雲仁忠請他去參加詩會的帖子。
以往,盧颺對於這種詩會去的很少,因為他那時候並沒有想繼續進學。
但如今,盧颺決定要走這條路,對於這樣的詩會便也不再抵觸。
反正有人花錢請客,去了還能增長一些見識和趣聞,何樂不為。
當即對雲仁忠的那個小廝說,明日辰時末在東城門處彙合。
此次詩會地點是在延慶城外的一個莊子,那個莊子是延慶一劉姓土豪家的,劉家有一二郎名金也是秀才,盧颺也是認識的。
劉家世代商賈,到了劉金這代,突然出了一個秀才,劉家甚是高興,劉金本人也繼承了商人圓滑的性格,平日裏出手也大方,在一眾延慶文士中名聲甚佳。
所以劉金此次在自家莊子辦的集會,可謂是聲勢浩大,一些離得遠的秀才童生,早幾日便住到了莊子上。
劉家管吃管住管玩,此次集會基本囊括了延慶周邊百裏的讀書人。
有文人豈會沒有佳人,為了辦好這次文會,劉家還斥巨資,請了延慶城裏數得上號的秦樓楚館的當家花旦,據說屆時還會有京師的一位花魁到場獻藝,更是引得一眾士子追捧。
延慶城裏的花魁,盧颺跟著雲仁忠參加文會時也是見過幾個,不過他因為年齡小,本身對於詩詞又藏拙,那些花魁對他倒也不怎麼熱衷。
反而是雲仁忠這些家世尚好,又愛做得幾首歪詩的青年才俊,頗受那些花魁的喜愛。
盧颺自嗔那些花魁沒眼光,根本選不對目標客戶。
雲仁忠那些人都是有家室的,而且多是官宦之家,怎會迎他們這些勾欄瓦舍的女子進門。
她們有這心思還不如放給那些商賈們看,起碼被看中了,還能娶回家裏做個妾室。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便是她們最好的歸宿,一代“渣男”白樂天在這點上還是總結的很到位的。
不過盧颺對這些女子的評價還是有失偏頗,她們也不是不知道雲仁忠這類人不會娶她們,隻是各取所需罷了。
凡是名妓,必有才子相稱追捧,唱上幾首才子的佳作,名聲便起來了,隻有這般,待到出閣才能賣個好價錢。
這雖然是最原始的炒作之道,但卻十分有效。
而士子們,也需要名妓來傳播自己的作品,古代沒有網絡,但名妓交遊廣闊,乃是信息傳播的關鍵點,交好名妓,於士子們的聲望也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