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開工(2 / 2)

如今一日可生產肥皂一千塊,一日淨收入便是十三兩銀子,一個月便是近四百兩銀子的進賬,按照分成比例,駱養性一個月可以收入一百二十兩,四個月便可回本,以後便是淨賺了。

駱養性對此激動不已,每月一百多兩銀子的進賬,足以讓他在銀錢方麵不再受製於人了。

而且盧颺還告訴他,如今隻是試生產階段,尚沒有滿負荷生產,若是等到下個月,實現正常生產,以如今的工人數量,至少可以生產一千五百塊,對駱養性來說一個月又能多六十兩銀子的進賬。

見到回頭錢後,駱養性對於盧颺更加佩服,尤其在見到肥皂的生產過程之後,已經將其尊為化腐朽為神奇的術士,更為關鍵的是這術士科舉之道也頗為精通。

靠著筆耕不輟,盧颺如今在國子監的成績非常不錯,雖然暫時還趕不上錢敬忠,但照此發展,超過他也不是問題。

其實盧颺開學時成績落後,隻是因為在延慶那裏沒有名師指導,也沒有許多課外書讀,如今上了一個大明頂尖的學校,拔尖的智商,再加上針對性的學習方法,讓他的八股文不斷進步。

而且盧颺也會做人,平常再跟授業的博士們私下請教問題之時,還會送一些酒肉之類的小東西,博士們也非常喜歡他。

什麼燒雞燒鴨米酒啥的,花不了一錢銀子,但國子監本來就是清水衙門,博士們雖然是正經的七品官,但明朝官員俸祿少的可憐,在京城這種地方,七品官的俸祿也就正好夠一家人吃飯的,再去了房租,基本就剩不下錢,買房什麼的想也別想,甚至想打打牙祭也得省吃儉用。

不過雖然國子監清貧,但新科進士想來國子監教書的也大有人在,因為古代講究師生傳承,國子監則是拓展人脈的好地方。

而且隻要教過的人中出一個內閣首輔,將來也不愁不會發達。

國子監作為明朝的最高學府,有天下最好的人才,出首輔的概率還是挺大的,所以雖然清貧,但仍有不少人搶著來這裏教書,守得幾年清貧,以圖將來衝天。

不過對於那些家境不好的進士來說,這日子可是真苦,所以盧颺送的那些酒食正貼他們的心意,而且還不貴重,接受了也沒什麼心裏負擔,畢竟村裏的私塾先生還收束脩呢。

這些博士都是科舉之途上的成功者,自然有不少經驗可以分享,盧颺便也知道了不少寫作八股文的技巧。

集百家之長,自然進步飛快。

不過送了幾次後,盧颺雖然做的隱蔽,但還是被祭酒大人知道了,原因自然是有人將他給告了。

而且這人還不是別人,而是盧颺的同學孫傳庭。

說起孫傳庭,盧颺自然是如雷貫耳,但入學幾個月後,盧颺卻也不認識他。

因為孫同學早兩年便入了學,今年正好升到了率性堂,率性堂多是一些舉人和學習優秀的秀才,平常也不跟盧颺他們一起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