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詩會(五)(2 / 3)

中國古代音樂因為沒有譜子,隻靠師徒口口相傳,所以流傳下來的並不多,但華夏五千年曆史,從黃鍾大呂到民間小調,華夏民族也是非常喜愛音樂的。

來到明朝之後,盧颺便聽過幾首前世聞所未聞的小調,琵琶三弦竹笛古琴,加上大鼓小鼓嗩呐和笙,古人的音樂世界也並不枯燥。

因為蒔花館這壓軸出場的詩詞是《蝶戀花》,主要描寫的是男女之間的相思之苦,其實對於秦樓楚館來說,這種類別的詩詞卻是主流。

所以隨著婉轉曲折的笛聲開場,魚玄機便悄然上台了,這次詩會的主題是詩詞,所有的情節演繹便都是隨著詩詞展開的。

魚玄機以一身青衣上台,隨後便偶遇了一個俏麗的公子,兩情相悅,一席紅蓋頭便昭示著兩人婚配。

婚後紅袖添香,俏麗公子讀書,魚玄機演的新娘子則紅袖添香,琴瑟相和,羨煞眾人。

不過再一換場景,那公子卻背起一個書簍,兩人在橋邊相別,看樣子這公子是要進京趕考或者遠赴外地求學。

場景轉換很快,兩人依依惜別之後,那公子便走了,隨後舞台上便隻剩下了魚玄機演繹的新婚少婦。

這期間音樂配合情節,又舒緩到歡快,再到淒婉,與場上演員的表演相得益彰。

寒來暑往,魚玄機演繹的新婚少婦獨自徜徉,這時便有蒔花館的姑娘一起衝上了舞台,由魚玄機領著開始跳舞。

盧颺不清楚這舞蹈的動作是誰編排的,但是卻恰到好處的襯托了丈夫在外求學做官,閨中女子寂寥的心情,看的盧颺也是有些心酸。

再看楊文嶽、吳國禎和孫傳庭,眼中已有淚花。

三人歲數皆在十八以上,早已婚配,不過因為這時代的禮教規矩,丈夫外出求學做官,正妻是要在家裏侍奉公婆的,所以兩地分居便是這時代學子和官員的常態。

而且這時代的交通條件那是異常的差,丈夫一出門有時便是好幾年,這種心酸不是盧颺所能體會得到的。

而就在此時,一男一女兩個桃心髻的小童一蹦一跳的跑上舞台,立時便把氣氛哄上了高潮。

若是之前夫妻之間的相思之苦還不足以打動觀眾時,這時兩個明麗的小童便又引來了心靈的重擊。

這些觀眾中,有不少異地為官的年輕官員,也有很多在京求學的士子,誰人沒有家庭,沒有兒女,饒是京師花花世界再好,但當夜深人靜之時,誰不思念遠方的妻子兒女。

而就在眾人情緒達到高潮之時,器樂聲減退,一個甜美靚麗的女聲響起:“閱盡天涯離別苦。”

蒔花館這出戲的場景很多,但是卻轉換很快,隨著魚玄機最後一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唱罷,整場詩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一時間叫好聲鼓掌聲不絕於耳,辛苦辛苦排練了多日的蒔花館眾姑娘,終於在這一刻獲得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為什麼是絕大多數,因為對於蒔花館的這出戲劇,還是有部分人不滿的,比如和她們同台競技的其他七家青樓的姑娘。

於是在曲終人散,眾評委為八家青樓排名次的時候,其他七家青樓的老鴇帶著自己的頭牌姑娘便齊齊上了台。

由瀟湘館的老鴇率先發難,直接便道這場比試不公平。

教坊司的官員此時也愣了,如今都比完了,這些老鴇怎麼又出幺蛾子了。

雖然在評委之中,京城教坊司的奉鑾苟榮官階是最低的,但因為他們教坊司是主辦方,便隻得硬著頭皮出來平事。

原本蒔花館的觀眾此時尿遁的尿遁,閑聊的閑聊,隻等著最後結果宣布,便為這次不虛此行的上元詩會畫上圓滿的句號,可沒成想,如今又有好戲看了,一個個瞬間屏氣凝神等著吃瓜。

“張婆子,你這是作何,比都比完了,哪裏又來了不平?我看是你輸不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