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朱翊鈞一行,盧颺便命人回去接魚玄機來京,鄭貴妃臨走前說了不會再讓鄭國舅找盧颺的麻煩,盧颺送了這麼一份大禮,這個梁子暫且壓下了。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便到了七月七,古代七月七是個大節日,這一日晚間,少女們都會對著天上的月亮乞巧。
這一日晚間,盧颺一家也在院子裏擺下供案,雲舒、吳香和魚玄機都虔誠的跪下來向月亮許願。
“許得什麼願望?”
待三女坐下,盧颺賊兮兮的問道。
“說了就不靈了,你們別聽他的。”
盧颺老娘拉著三女坐在身邊,不理會盧颺。
其實三女不說,盧颺也大約能猜到,魚玄機許的肯定是保佑自己中舉,吳香許的應該是保佑他父兄,雲舒許的應該是要個孩子。
對於孩子的事,盧颺也是覺得有些蹊蹺,按說今年自己已經十七歲了,應該也是能播種的了,但是就是沒孩子,為此盧颺老娘也是有些著急。
盧颺覺得有可能是自己穿越導致,但是這事也不能跟母親大人說,而且他現在還年輕,以後的事也說不準,況且他現在也沒有當家主母,早生出孩子來以後也是麻煩事。
過完了乞巧節,盧颺便開始準備秋闈的事,每三年一場的秋闈都是八月份舉行,不過在這之前,盧颺還得回延慶開證明文書之類的東西。
若是盧颺還在國子監讀書,便可以在國子監開證明,但是如今他被開除了,也隻能回生源地去開證明了。
一來一回這就是六七日的時間,不過等盧颺正準備啟程回鄉的時候,幾個延慶州的吏員打聽著來到了盧家莊。
原來是宋雲霄知道盧颺要開戶帖之類的身份證明,便早早讓州裏的教諭準備好了,為了免除盧颺的來回奔波之苦,便直接派人給送來了。
宋雲霄還給盧颺寫了一封信,說延慶好多年沒有出過舉人了,讓他好好準備,莫要分心,爭取一舉奪魁。
而且按理來說,盧颺現在已經不是國子監的監生,若是想參加鄉試,還需要回延慶去參加選拔,隻有成績好的秀才,才能由延慶府推薦到京師參加鄉試。
不過當地的父母官可以有兩個免試推薦的名額,宋雲霄手中的一個名額自然是給盧颺了。
盧颺不用回延慶了,便開始閉門讀書,文會什麼的也不辦了,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複習了。
到了八月,盧颺便去了城裏的宅子住,那地方距離貢院很近,所以盧颺也不用住客棧,直接住在了家裏。
八月三日,盧颺去順天府交了名帖,驗了身份,然後領回來了明代的準考證。
到了八月八日,盧颺用完午飯,便早早的睡覺,等到子時,便被吳香叫起來,吃了些飯食,然後由大石頭背著已經準備好的考箱,盧颺自己打著個燈籠開始往貢院而去。
在院子裏,盧颺作別了盧氏夫婦和三女,等眾人開了大門,才發現眼前的街道已經擠滿了人。
盧颺又對著家人拱了拱手,然後彙入到了那燈光的海洋之中。
路過國子監的時候,盧颺正好遇見了楊文嶽和錢敬忠他們,盧颺和孫傳庭力氣大,便在前麵給眾人開道。
麵臨三年一大考,眾人都很緊張,簡單寒暄梁軍,便一起前行。
又拐過一個路口,便到了貢院門前,與往日貢院冷清的氣氛不同,今日的貢院比京師的上元節還要熱鬧。
數十盞大燈籠掛在貢院的牆上,將貢院照的燈火通明,到了貢院,盧颺便將燈籠滅了,接過大石頭背的考箱,眾人結伴往門口走去。
到了門前,先給門口的兵士看了“準考證”,然後進到了一個小院子裏,貢院一般當年一開,順天府的貢院還好些,因為鄉試和會試都在這裏舉行,所以兩年一開。
但即便如此,貢院裏麵還是雜草叢生,雖然事先清理過了,但還是有些陰冷的感覺。
進了門後,有一個小院子,盧颺等人需要在這裏接受兵丁的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