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場血(1 / 2)

根據皇帝的旨意,北衙禁軍由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左右金吾衛共計六部組成,這些軍隊都是皇帝的私人武裝,李恪這個身份尷尬的皇子很多事自然是不敢插手的。

所以在李承乾和李孝恭等人商討北衙事務的時,他從來都是一句話都不多說,太子是什麼意思,他就是什麼意思,在這方麵他倒是保持了步調一致。

看著他在下麵屁股跟長釘子一樣扭來扭去,李承乾不由的搖了搖頭,隨即讓他和李佑一起去南衙幫幫樊興,整理一下右武侯軍的府庫賬目,畢竟他剛剛到任很多事一時也理不清頭緒,多一個人幫他也能快一點。......

樊興是武陵蠻族出身,太原起兵前就在李家手下過活了,後來又分到秦王府隨皇帝南征北戰,積累了很多的戰功,和張公謹一樣算是中年一代比較強悍的將領了。

本來依照他的資曆早就該位列正三品大將軍了,可武德四年,因其父樊方謀反,受到牽連,削去封爵。這不,在這十年間,西征北伐,平定陵州的叛亂,積累了無數功勞才升回來。

不過,正是因為涉及到反案,這個以前異常豪爽的漢子如今也變得沉默寡言了,而且事事都透著小心。李承乾在西征的時候和他打過交到,知道他有很多的不得以,所以才讓李恪和李佑去幫他一下。

“營國公,這筆賬目不對啊,據本王了解,三旅的士卒上個月的響錢欠發,可賬目上為什麼寫著已發呢?”

李恪將手裏的賬本放在樊興的麵前,查了這麼多天,要是一點問題都看不出來,那他可就太無能了。而且他們樊家一向都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要是不趁著這個機會敲打他一番,豈不是白白的浪費了天機。

恩?還有這種事,在行伍混了一輩子,當然知道軍餉是部隊穩定的根基,今兒這裏開了口子,明兒就會有人存在僥幸的心裏再開一個更大的口子,這絕對是不行的。

於是,將兩位倉曹參軍事喊了過來,讓他們趕緊盤查還有沒有遺漏的地方,同時讓次子,上騎都尉-樊修武趕緊去下去查查問題到底出在那裏。

“營國公,本王還是親自去看看的好。”,話畢,李恪轉身對樊修武繼續說:“樊都尉,你頭前引路吧!”

看著李恪走的時候一副“我信不過你”的模樣,樊興的臉一下就撂了下來,太過分了,自己一個正三品大員會為了區區幾十貫錢伸手嗎,太看不起人了吧!!!

“營國公,你不要和他計較,從來都讓身邊的人寵壞了,除了父皇外,看誰眼睛都往上挑。而且放不下身段和老將們學習,又不能跟士卒們一起同甘共苦,所以他不知道帶兵的難處。”

李佑端了一杯茶水放在了樊興的麵前,一邊開解樊興的同時又狠狠地貶了李恪的眼高手低,這種事在軍營裏根本就不算個事,而且還是常常發生的,要麼是賬目上記差了,要麼就是還沒有分發下去,根本沒必要小題大作嘛!

有了齊王給的這個台階,樊興的臉色好了很多,隻是默默地點點頭算是回了李佑話。哎,他又剛剛到任不久,威信還沒有建立,大堂裏來來往往的人又這麼多,這叫他這個大將軍以後還怎麼當啊!看看,人家齊王這話說的,不愧是太子殿下親自調教出來的,就是和咱這粗人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