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1 / 2)

“桃李滿天下”,來形容給李綱送行的人再是恰當不多了,別看老夫子躺在棺槨裏,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對他的尊敬和愛戴。李立言和李少植這幾天除了輪流守靈外,就是安頓好從各州趕來奔喪的親朋學子。

這些人中,從紫朱大員到州府小吏,從當世大儒到各地的監學,就連各世家中的宗學大儒也紛紛齊至,由此可見老夫子生前在儒門一係的影響。

葬禮完成之後,李家哥倆負責恭送來往的親朋,這倒不是他倆不孝,而是太子在之前早就吩咐了,他要和老師好好的說說話,算是作最後的道別。

將恒連打發到遠處後,李承乾拿著一個墊子坐了下來,隨手拔開了一壇酒,先給老夫子倒了一半,然後又狠狠地灌了一口。

“李師,您啊,威望太高了,來的人也太多了,要不是孤讓六率守在外麵,來的人會更多,您老算是本朝開國以來最有麵的學者了,搞得孤這個學生想和您說點心裏的時間都沒有!”

“看看,現在清淨了吧,這個時候倒是看出權利的好處了。”,話畢,李承乾指了指周圍空曠的地方後,緊接又灌了一口酒。

“您的遺言,學生拜讀過了,可學生不能完全答應您,長孫衝那現在已經摸到線索了,隻要查出來事是誰做到,不管是任何人,孤到要其付出血代價。”

“不過,您放心,孤不會因為私事影響的國家社稷和蒼生百姓的福祉,您應該對自己的教育成果有信心才是,責任這根繩子已經把孤像獒犬一樣死死的拴在了大唐這根柱子上,不是嗎?……”

說著說著,李承乾的眼角的淚水流成了線,在李承乾心中,老李綱不僅是他的老師,更像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

雖然他有自己的祖父,但是太武皇帝所做和李綱所為對他一路走來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影響。

“您老別笑話孤,人之常情嘛!”,用袖子擦幹眼淚後,不好意思的李承乾隻能用喝酒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哎,長長地歎了氣後,李承乾抬頭仰望著藍藍的天繼續說:“在這世上,孤隻會和兩個人說心裏的話,您走了之後,孤就再也沒人可以倒倒心中苦水了,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啊!”

“還記得貞觀元年的時候,您在東宮裏上的第一課是什麼嗎?不是經史子集、也不是禮義廉恥、更不是國家社稷等這些玄之又玄,華而不實的說辭。.......”

開始的時候,李承乾對於這位“太子殺手”也是心存忌憚的,這倒不是因為他教廢了兩位太子,而是他覺得有些喪氣。要知道那兩位可並不是華而不實草包,在隋唐兩國開國之初,他們也是有自己的建樹。

可接觸的時間長了,回過頭想想,這還真不怨老頭兒,畢竟政治這種東西隻有成功和失敗,那裏有對與錯之份呢。

李綱上的第一課有些特別,他從比較另類的角度闡述了什麼是太子,怎樣做才能他即獲得權利的同時又能讓皇帝放心,尤其是在他知道李承乾有帶兵的打算之後。

他以楊勇和建成為例子,深入的剖析了在皇權鬥爭中應該怎樣去麵對各種危機,可以說就因有了這一堂課,刷新了李承乾對於儲君這個位置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