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試(1 / 2)

含元殿,今兒於以往的朝會的不同,含元殿的內擺著為“殿試”準備的五百張桌椅,這些考生都是今年貢院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別看僅僅是加了這麼一道儀式感很強的殿試,但取上的士子們的身價可就不同以往了,“天子門生”絕對是一塊讓人趨之若鶩的金子招牌。

正是因為有了殿試,讓士子和朝廷之間的聯係更加的親密,天子成了他們的恩師。“君親師”對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皇帝不僅是君,更是師,而且還能讓他們的親人富貴之,所以李世民才如此的不在乎儒家的態度。

當然了,這個主意是李承乾想出來,隻有把皇帝和士子們關係無限拉近,才能淡化教派的影響,同時也從片麵上改變科舉的目的,讓天下的讀書人為了成為“天子門生”參考,而不僅僅是為了官爵。(殿試:四年春二月乙亥,上親策試舉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張九齡五人居上第,令待詔弘文館,隨仗供奉。出自《高宗本紀》)

看著下麵的士子們奮筆疾書,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笑著拂了拂胡子,我兒這招高明啊,看看孔穎達他們那些大儒們的臉色,朕今晚一定要服一大白,多少年沒有看到他們的如此喪神落魄了,哈哈......

見魏征在士子間麵色不善的巡視著,李承乾不由的會心一笑,魏征這次回的冤大頭當得可是有些大啊,與其交好的山東世家們可把他罵的夠嗆,弄得老魏這段時間看誰都喪著個臉,不知道的還以為誰借他錢沒還呢!

把魏征拉倒一旁後,李承乾一邊看著士子們,一邊低聲說:“魏相,還生氣呢,陛下的脾氣你還不清楚,孤這個當兒子不是也經常被他愚弄嗎,多大的事!”

唉,“太子殿下,老臣這名聲原本就不怎麼樣,現在好了,恐怕連個儒家弟子都做不了。”,魏征長歎了一口氣,眯著眼睛感慨道。

人說一世,草活一秋,像他這樣的人一輩子活的就是名聲,魏征這輩子不貪財、不好色、清正耿直,私下裏一直都以儒家高士自居。現在好了,就因為上了一本彈劾驕奢淫逸的官員,就弄出這麼一攤子事,要說心裏不後悔,那絕對是假的。

“魏相,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隻要能為黎民百姓做一些事,區區名聲又算的了什麼呢。貞觀初,朝廷孱弱,邊境受襲擾不斷,中山王府的長史不僅被朝廷眾官彈劾地服毒自盡,更是抄家滅門為天下笑。

你說,那時候誰不知道他是冤枉的,可又有誰站出來為他說話呢。趙國公當時說,時也勢也,不要說是孤府邸的小吏,就算是他長孫無忌,孤的親娘舅,該殺還得殺,立威嘛!和那些枉死的人比起來,你魏相還有什麼可矯情的!”

李承乾很想再在說說羅藝,那麼一員上將竟然被派到邊境去接應李恪,這裏麵沒有什麼貓膩嗎?李勣和他手下的大將們與山東世家多有來往,在軍中排斥異己,真特麼當誰也不知道呢!

“唉,太子殿下,你這伶牙俐齒還真像極了長孫無忌,老臣無話可說了。可是殿下,當年的事過去就過去了,那些朝臣也是為了大唐好,你可不要記仇,這對於社稷可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