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外甥處置光州刺史的手段,長孫無忌有些不讚同,但能看他能放下成見以國事為重再度啟用魏征,長孫無忌心裏稍感安慰。畢竟這孩子還沒有被仇怨蒙蔽了眼睛且靈台清明,過激就過激一點吧,要怪就怪那些不長眼睛的官員作的太過分了。
諸臣退下去之後,長孫無忌賴著沒走,還隱晦的旁敲側擊一番正在氣頭上的外甥,有些時候能抬手時且抬手,就算要整飭也不急於一時,“將來”的日子還長著呢,那麼急幹嘛!
對於舅舅的意思,李承乾當然明白,可曆朝曆代的天子,儲君,就是因為怕在權鬥上失利,在政事上處處尋求平衡,所以滋長了那些狗官的囂張氣焰,最後導致國家積重難返,社稷江河日下。
可李承乾卻是個強脾氣,寧可幹黃了,也不能讓這些混蛋給熊黃了,所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就是這個道理。咋的,高官厚祿還特麼養出冤家了,愛幹不幹,這年頭還缺想當官兒嗎?
再說,現在剜肉療瘡,總比將來壯士斷腕要劃算的多,從理想性看這麼做的損失是最小,於國於民都有百利而無一害,至於暗中怎麼評價自己,那無所謂,反正自己做的孽不止這一點點。
就在甥舅二人詳談之際,在後宮中因為喪子之痛心情不好的李世民正在“大開殺戒”,因為薨的代王-李簡不是自己所出,長孫皇後也不好把話說的太急了,所以連忙讓人把兒子召來,他鬼點子多,定能讓皇帝從哀痛中走出來。
在路上,李承乾聽女官詳說皇帝的行為後,那腦袋瞬間就醉了,這皇帝老子要是不講起理來,還真是“花樣百出”,連衣食住行上都不消停,讓人防不勝防啊!
首先遭殃的是後宮的嬪妃和宮女,皇帝因為她們伺候梳頭的時候,扯著了頭發,所以不論身份品級一律打了二十庭仗,貶入了掖庭宮。隨後便是那些倒黴的太監,伺候更衣的時候,弄髒了龍袍,本來心情就不好的李世民硬生生踢死了三個。
不知死的是宮裏的廚子,知道了皇帝胃口不好,所以就擅自把菜譜改成素菜,身懷胡族血脈,愛吃肉的李世民什麼時候布衣素食過,所以就懲罰那些廚子吃素菜活活脹死為止。
最倒黴的要數禮部郎中郭徽,他與宗正寺少卿-李道民一同操辦代王的身後事,來稟告喪事進程的時候,不知是那根弦搭錯了,竟然膽大包天的勸皇帝看開一點,節哀順變,以江山社稷為重,不應該為兒女之事誤了一國。
老實說,這話對不對,對,可對的話也得分誰說,要是宰相重臣們說,那李世民不但不會生氣,更會大大的封賞一番。但郭徽一個小小的郎中,說這話不是僭越嗎?誰給他這麼膽子譏諷當朝天子隻顧兒女之情,不顧天下大義的。
所以李世民特意將郭徽的獨子賜死,讓其長伴代王於地下。這樣沽名釣譽之徒,即不懂君臣之道,更不懂父子之情,不讓他知道下什麼叫切膚之痛,他怎麼能長記性呢!
一聽到這,李承乾都覺得郭徽是腦子有毛病,這話輪得著你說嘛!李道民既是皇帝的堂弟,又是心腹之臣,有什麼話,人家兄弟之間溝通豈不是更好。
你做好本分的事,自然少不了該得的那份賞賜,多那個嘴幹嘛。這下褶子了吧,把兒子都搭進去了,賠了夫人又折兵、偷雞不成蝕把米說的就是他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