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太子羈押吳、魏二王,李世民表示理解,這不僅是為了照顧北衙禁軍中宗室將領的情緒,更是為李道興的死感到遺憾,幾十年的兄弟了,說走就走了,誰心裏能好受呢,尤其是看過那份遺章之後。
他心裏清楚這個堂弟是個猛張飛的性子,性格剛烈、暴躁,吃了這麼大虧,受了這麼大的侮辱,不是高明補台就能了事的。他的死,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要是多敦促一下案件的進展也不會是這樣的結果,所以李世民心裏內疚的很。
至於那對不成氣的兄弟,關上幾天也好,要不是他們之間互相侵紮,怎麼會讓人有機會趁人之危呢,讓他們清醒清醒自己到底有多無能,省得總給朕惹麻煩。如果不是顧忌父子之情,行獵宴之後,早就讓他們與諸王一樣該回哪回哪去了。
話分兩頭,就在皇帝感慨萬千的時候,刑部和大理寺的差役,拿著太子的手諭和閣單到內侍省把一幹人等全都提了出去。可問題一樣是顯而易見,就在三天前負責登記食材的女官突然暴卒而死,這引起刑部和大理寺的注意。
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太子正是接手此案的時候死了,要說這裏頭沒有鬼,誰特麼能信啊!戴胄和孫伏伽都是掌管刑獄多年的老手,這點小九九那裏能瞞得過他們倆。
以前是魏、吳二王主管,他們就算是要盡心,人家也信不著,都是老吏,誰也不會找這個不自在。但此案現在翻篇了,太子親自督辦,他是什麼脾氣,二人非常明白,要是不盡心盡力辦案,那丟官都是小事了,後果嘛,就得看太子爺的心情了。
在刑部大牢裏熬了兩天,終於得到了點結果,所以二人屁顛顛的就來到了東宮,趕緊把卷宗呈了上去。正好趕上太子在用膳,二人也不客氣,說讓一起吃,就大大方方坐了下來,手裏有打人的家夥式,他們倆自然就穩如泰山了。
仔細的看過卷宗之後,李承乾抬頭看了一眼頂著黑眼圈,卻在狼吞虎咽的二人,都是朝廷重臣,一部大員,可辦起差來卻也看人下飯,這特麼真讓人又氣又笑,一大把年紀了,至於嗎?
“我說二位,東宮的膳食好吃嗎?”,李承乾合上卷宗之後,笑著問了一句。
“好吃啊,臣二人這兩天為了查線索,不僅沒睡覺,更是饑腸轆轆,所以吃像不怎麼雅,請殿下恕罪。”,孫伏伽不虧是狀元出身,首先想到的就是禮節問題,趕緊給太子先賠了個不是。
“殿下,好不好吃先別說,咱就說肉為什麼這少,東宮可是出了名的財大氣粗,您賜宴給臣等,怎麼得七個碟子、八個碗的吧,這兩個菜哪兒夠吃的啊!”
戴胄是秦王府的老臣,說是看著李承乾長大的一點都不過分,又是皇帝心腹,說起話來當然沒有其他臣子那麼多拘束。
更為主要的是,通過多年接觸,戴胄的心裏很清楚太子爺念舊,仗義,要不然也不會管長樂王的事,而且還不惜與親兄弟翻臉。要知道那兩位可就等著太子動他們,好在皇帝讓裝委屈,討好父皇,以求留在長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