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1 / 2)

人是很奇怪的一種動物,總是喜歡偏聽偏信,越是信就越偏直,把自己圈在了一個又一個套子當中。你要是聽和尚的,人一生下來就有罪;你要聽巡街武侯的,那就都不安全;你要是聽醫者的,那混身上下哪哪都有病;你要是完全按照律法約束去做,那就永遠別想有成事。

所以,問題來了,大多數人深陷這樣的套路而渾然不知,就算是別人想叫醒他們,人家也未必願意相信,思想還是受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朝著既定的方向走著。

對於這種偏執,李承乾表示理解,剛帶兵的時候,秦瓊告訴他,隻相信手中的刀;在朝參政時,李綱說就相信“術”;人心是這個世上最不可靠的東西,能成全人,也能害人,麵前的丹陽公主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次,內衛們不僅在她府中搜到了奇毒“霓紗”,更是其府邸捕獲了近百名甲士,可謂人贓俱獲,而這一切的一切的全都出於丹陽公主對皇帝父子的“仇恨”。

前有驪山行宮,李承乾把她的院子血洗了一番,後有皇帝的無視,任由薛萬徹與其合離,李家的那些親王們又對他口誅筆伐,這讓一向嬌生慣養的她有些接受不了。

既然皇帝,太子和其他的兄弟都不拿她當回事,讓她淪為皇親貴戚中的笑話,那自己為什麼要讓他們好過呢!又趕上皇帝慶祝北征大捷,朝廷上下無不歡欣鼓舞,這就更讓丹陽恨在心頭。

於是,懷恨在心的她讓人掏弄了點毒藥,利用自己公主的身份,讓下人們把那幾個參與者的家人一股腦的逮了起來,又以重金迷惑其心,威脅他們按照指使行動。趙節親手動刑的那女官就是丹陽公主的人,也是她行動方案的執行者。

下毒的選擇的食材是隨機的,輪到長樂王府算李道興倒黴,試毒的女官又是她的人,一場喜慶的宴會,瞬間就成了喪事,看李承乾那小子回來是該笑還是該哭。要不是內侍總管甘鄖心血來潮要求換人,宴會上的宗親貴戚,保準一窩都端了。

當然,她也有備用的計劃,如果事情失敗,行營必定混亂,讓府中重金培養的武士盜取獵場的箭矢,在禦帳之外的角落伺候著,一旦皇帝出現當場射殺。可沒想到,他們如此的不爭氣,不僅事沒辦成,更是讓秦瓊白撿了護駕的功勞。與此同時,宗正寺的事也是她指使做的,就是為了轉移調查的視線,給自己找了個完美的替死鬼。

這不,聽說太子要主持審理此案,在府中圈禁的她慌了神,她太知道自己那寶貝侄子是什麼樣的人了,所以就展開了滅口計劃。這不,剛滅了一個,人就讓戴胄和長孫衝這兩個家夥全逮起來了。

本來,丹陽公主是想服毒自殺的,可毒藥放在桌子上怎麼也不敢吃,於是就被上門的長孫衝給逮了回來。到詔獄之後,丹陽公主就更是把她那囂張跋扈發揮到了極致,以長輩的身份一直在教訓長孫衝和趙節二人,又一口一個孝道,氣的二人差點沒暴走。

“你們二人都是李家的女婿,應該知道就憑著幾個奴才的隻言片語,或者那麼一小瓶毒藥,就想定一位帝國公主的罪名,是不是有點癡心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