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遠都養不熟的狼!(1 / 2)

不管是大國之帝,還是小國之王,凡為君者皆不願蟄伏於人下或受迫於權臣,但凡有一點希望翻身作主人,即便實力再薄弱他們也會孤注一擲,畢竟帝王的權力太誘人了。

這樣帝王在曆史上有很多,不可勝數,成功的最典型者莫過於越王-勾踐,國都沒了照樣靠著隱忍和陰狠,靠著“三千越甲”打了吳國一個番天印。

要說失敗,或者是最成功的傀儡,就莫過於漢獻帝-劉協,在曹操那樣的奸雄手中也隔三差五的折騰,直到把漢室最後一點家底和陰德都敗光了才算消停。

而此刻李承乾這邊剛和長孫衝談完袁氏的案子,還沒等喝一口茶潤潤喉嚨,就被急吼吼召到宣政殿,原由則是大唐扶持的高昌新王-麴智勝突然樹幟反唐。

不僅斬殺大唐的駐國使者和百名護衛,更是與焉耆、龜茲兩國握手言和,同時與西突厥罷兵休戰,並號召西域諸國一共抵抗大唐的強權政治。

“好在去年咱們從高昌召回了幫助他們訓練部隊的三千精兵,否則這次也難逃麴智勝的毒手。哎,這個小小的高昌,膽子不小,竟敢背反對他們恩重如山的我朝,的確應該加以教訓。”

房玄齡這話剛說完,侍中劉洎立馬把話接了過去:“他有什麼不敢的,他都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弑父篡位,他還有什麼不敢幹的!依著老臣看,大唐就養了一個吃紅肉的白眼狼。”

“劉相,話不能這麼說吧!國與國之間隻存是利益上的勾連,他利用大唐擴大實力,大唐利用他牽製西突厥等國,各取所需而已,犯不著把這種交易和名義上從屬看得太重。”

話間,杜如晦撫了下胡子,看了一眼皇帝和太子的神情後,繼續說:“所謂時也、勢也,這天下大勢,合久必分,誰願意傾國臣服呢!說通俗一樣,王、張倆對門的鐵匠鋪,不幹黃了一家,誰都不會善罷甘休的!”

杜如晦的意思很明了,別看他們動靜鬧的挺大,其實也都各懷鬼胎,誰能真心的幫著誰,那些蠻夷之輩那裏懂得兄弟鬩於牆而禦侮於外的道理,劉洎是個文人,他太高估這種鬆散聯盟的實力了。

就拿焉耆和龜茲來說,他們被高昌按在地上打了好幾年,國力損失無可估量,他們就這麼不記仇,可能嗎?再說說西突厥,國內的部落衝突持久存在,還被高昌搞了個不輕,他也就看看熱鬧而已,還真能幫著攻擊大唐?

至於西域其他國家,那就濫竽充數,想趁火打劫弄點好處,以他們的德性也就是打劫下過往商旅,那裏能舍得了那麼大本,陪著高昌胡鬧,他麴智勝當自己是西域共主了嗎?

“可朝廷的投入未免太大了,而且高昌也因此國力大漲,尤其是軍事實力,現如今養虎為患,已經是尾大不掉了,朝廷又要不知道花費多大的代價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蕭瑀是有感而發,可卻給了李泰接話的口實:“沒錯,宋公這話有理,這些年朝廷在高昌的身上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損失不小。為今之計除了要製定應對之策外,還有及時整頓,以免再出現這種為他人做嫁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