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認幹爹的!(1 / 2)

李承乾在軍中的故交有很多,即便不是六率的將官,他也願意折節相交,這與身份地位沒什麼關係,純粹是對行伍中的欣賞,對於軍中的私底下的關係,那是了如指掌。

軍中有一項陳規陋習,那就是認幹爹,利用收養義子的方式將手下的骨幹團結在自己身邊,這樣更容易帶兵打仗,在貞觀一朝,這樣的例子也是有不少的,張亮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皇室子弟認義子的目前來說還沒有,可李元軌偏偏就特立獨行,見皇帝和太子那都沒有回複不之藩的事,他竟然在長安收了幾個比他小不了幾歲的道士為義子,甚至還問宗正寺能不能給義子也發個諜譜,算個外戚。

這話讓李孝恭當笑話說給皇帝聽,這種荒唐事,別說是真事,就是曆朝曆代的皇族子弟中也沒有,李承乾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叫到宣政殿。

“對於元軌,朕本來是報以厚望的,希望他在州府幹出點名堂來,成為宗室親王的典範。可朕沒有想到他竟然為了一個女人自暴自棄到了這種地步,太讓朕失望了。”

“給義子續宗諜,他腦袋進水了嗎?私生之子尚且不能複歸宗室,況且是義子了!荒唐,荒唐,他這種行為簡直是要不得,朕非要好好教訓下不可。”

李世民的話音剛落,李孝恭就把話接了過去:“陛下,老臣已經斥責過他,可他卻義正辭嚴的說收這個義子是為了方便幫王妃做法事,驅除邪祟,是一片愛妻的之舉,無可厚非。”

話畢,歎了一口氣的李孝恭把地上那份請封義子的奏本撿了起來,拿在手裏。他雖然是大宗正,可畢竟是旁支郡王,對於親王的要求隻能如實陳奏,為了讓皇帝少一點火氣隻能編成了笑話。

可這不僅沒有起到降怒的效果,反而讓皇帝更怒了,弄得手足無措的他隻能一個勁的給李承乾使眼神,讓侄子幫忙解解圍。

“父皇,霍王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求個不之藩,他的想法兒臣已經如實上奏了,這肯定是等不急了,所以才做出了如此的荒唐之事,不知道父皇對他所請考慮的如何了?”

解什麼圍,皇帝惱火也是對李元軌的,跟李孝恭有什麼關係,所以在說這話的時候,李承乾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不之藩?他還想不之藩,要不是太醫說霍王妃病確實不是再折騰了,朕早就下旨讓他滾回封地了,還能留著在給京師給朕丟人現眼!”,重重的把茶盞摔在禦案上,李世民一臉不樂意的回了一句。

見氣氛不對,討論的話題又是親王的安置問題,李孝恭的心裏咯噔一下,雖然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可他這個李畢竟與這對父子的李不一樣。

如果皇帝一會兒問題他的意見,不說還容易落下埋怨,所以不得不對太子比劃了一下,看到侄子點頭,他趕緊給皇帝行了一禮,躬身疾步退了出去。

李承乾二人互動,那裏能逃得過皇帝的眼睛,隻不過因為太子的話沒有說完,他也願意糊塗一回,權當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