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1 / 2)

皇帝是不會被一個區區的人皇稱謂搞得暈頭轉向,不分輕重的,侯君集跟了他幾十年,李世民心中太有數,除了自己和太子,他是不會允許任何人騎在他頭上的,即便是其老師李靖也是如此。

而西北現在形勢惡劣,除了太子無能挽救那裏的頹勢,所以即使萬分艱難,他也得做這個決定,命李承乾為河西道行軍大總管,節製交合道、蔥山道諸軍,統領管西北一切軍政要務。

太子統軍不像其他人,所有的軍需後勤都有房、杜、馬三位宰相親自署理、督辦,沒人能在三位宰相麵前耍滑頭,也沒人敢在聖旨麵前討價還價,所以有關於河西道的補給問題,太子不需要擔心。

前番侯君集已經帶走了十五萬人,再繼續抽掉南北衙諸軍的兵力,隻會讓關中的守備壓力增加,李承乾打了十年仗,他當然不會犯這種常識性的錯誤。

是以,為了填補兵力上的不足,李承乾特意下敕征召曆年來從六率退役的四十歲以下的老兵,填補左右宗衛、左右虞侯兵力上的不足,東宮所轄部隊第一次與兵部賬麵達成了一致,上升到了十萬之眾。

隨後,杜如晦又把兵部掌握的三萬監府軍也添了進來,當初設立這支軍隊的目的就是為了應急,彌補因為時間緊張,府兵不能及時征召到位的缺陷,現在正是其時了。

李承乾不喜歡出征時弄那麼多花花綠綠的配著,所以他要求諸軍默默打點行裝,大軍得勝還朝自然有得勝酒喝,所以在兵部接受了兵符帥印後,便下達了開拔令。

河西道的行軍序列依舊如常,以秦懷玉為前軍都督,房遺直為後軍主將,李承乾自提中軍,全軍以最快的速度沿著渭水向隴州方向行進,大軍在那裏經過短暫的休息後,即刻向涼州、鄯州方向攻擊前進。

大軍離開長安的第三天,有一隊幾十人騎兵追上了大部隊,領頭不是別人正是長孫嘉慶、長孫無乃、長孫無傲三兄弟,這三人的到來著實讓李承乾吃了一驚,他們都是洛陽大都督府的現任官,跑這來幹嘛呢?

“我說你們三位,不是回洛陽了嗎?跑到這幹嘛?別說想立點戰功,升的快點,你們三個的官兒已經不小了!回去吧,孤這沒地方安排你們。”

李承乾知道他們三個來幹什麼,也知道是誰派他們來的,確實是一番好意,可他不打算讓兄弟三人跟著;他們在洛陽都身居要職,出來帶兵既耽誤政事,更是一種浪費。

“太子爺,您這話說的晚了,臣現在是兵部請旨委任的河西道行軍副大總管,他們倆也是中軍副將,您現在趕臣等走可是違旨。”,話畢,長孫嘉慶壞笑一聲,然後從懷裏將兵部的文書交到了李承乾手裏。

太子領兵與處理政事一樣,喜歡乾綱獨斷,所以這次出征的時候並沒有點副帥的人選,這樣的好處就是在決策的時候更加方便,軍令下達的速度也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