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活計在河西道帳下諸將中,李承乾更傾向於秦懷玉和房遺直,他們倆都擅長打惡戰、硬仗,且從來都不失手,交給他們來是可以叫人放心的。
可長孫嘉慶和盧承慶不幹了,同樣在一位統帥麾下作戰,為什麼啃硬骨頭、露臉的事兒都交給他們,這不是厚此薄彼嗎?太子帶兵一向以公平著稱,不能因為這個砸了自己的招牌吧!
兩人梗著脖子向太子請命,一定在約定的時間內搶回涼州長安的控製權,如不能成功甘當軍法論處。
長孫嘉慶和盧承慶的脾氣,李承乾還是知道的,都屬於那種上陣不惜命的主兒,勇猛,悍勇,這樣的將軍誰能不喜歡呢,是以也隨行就市的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以長孫嘉慶為主將,盧承慶、長孫無乃、長孫無傲為副,統領三萬監府軍輕裝簡行,驅小路,穿越沙漠,奔襲涼州長城。.......
涼州長城,對於唐軍的突然襲擊,西突厥軍根本就沒有準備,所以隻能倉促應戰,但這一路奔襲消耗了唐軍太多的體力,戰局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了焦灼的狀態。
唐、突兩軍互相雙方你來我往,在縱身不到三十裏長城內外廝殺,喊殺之聲直衝九霄,斷臂殘肢隨處可見,鮮血撒在磚石上,在日光的照耀下異常的刺眼。
長孫嘉慶的進攻方式簡單粗暴,他以長孫無乃、長孫無傲在攻擊左右兩翼,他和盧承慶則負責中段,務求殲滅據守長城的突厥軍,完成既定的作戰目標。
是,這種方法的不那麼高明,損失也是最大的,可長孫嘉慶沒有選擇,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事到如今他就隻能選擇壯士斷腕,沒有其他的辦法。
“長孫將軍,頂不住了,突厥人的反攻太凶了,就一個箭樓,巴掌點兒地方,敵我兩軍反複拉鋸了三次,兄弟損失慘重啊!再這麼打下去,老本兒都賠光了,是不是先撤下去休整一下。”
一個吊著膀子的校尉,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與長孫無乃說著,這真不是他上陣就拉稀,而且敵人反撲太猛了,兄弟還空著肚子,能咬牙聽到現在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休整,疲憊?本將告訴你,咱們疲憊,突厥人更是疲憊,誰能堅持到最後一刻,勝利自然就是屬於那一方的,他們的反抗越激烈就說明我們的進攻越是正確。”
“涼州長城就是西突厥人的七寸,難啃是意料之中的,有什麼好稀奇的!正因為這裏是突厥人的七寸的,我們才要死死地捏住它,不惜一切的捏住他。”
“隻有拿下它,就能徹底扭轉被動的局勢,西突厥就會被死死鎖在長城內,本將告訴你,就算咱們都死在這,也得不惜代價的攻下西箭樓!”
話畢,長孫無乃抽出腰間的橫刀,帶著剩餘的士卒衝向了西箭樓;那校尉見攔不住他,也是歎了口氣,招呼著剩下能動彈的人也跟著衝了過去。
長孫無乃不知道刀劍無眼嗎?他當然知道,可不管是戰事緊急還是想激勵部下奮勇作戰,他都得第一個衝在前麵,因為這支軍隊不是隸屬於洛陽都督府。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是唯一能鼓舞餘勇,拿下西箭樓的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