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節 為父之心(2 / 2)

李菁本來氣得臉色煞白,在聽見劉駑口中的“父親”二字後,直驚得好似被五雷轟頂,這才明白自己衝動間竟然闖下了彌天大禍,差點殺了自己未來的公公。

她心中極慌,想道:“我和傻蛋苦戀八年,難不成真的天意弄人,讓我們不得白頭偕老?”

她急忙收刀入鞘,向父親普真和尚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普真和尚笑吟吟地走到劉老學究麵前,雙手合十施了個禮,“阿彌陀佛,小女衝動無知,還請施主寬宏大量,不要見怪?”

“不怪,不怪!”劉老學究努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盡管如此,他頜下的胡子仍不住地在顫抖。

他心想,“這個和尚怎麼會有閨女?”又見李菁一副塞外裝束,心中更加詫異。

普真和尚明白劉老學究心中的想法,於是笑著將自己和女兒的來龍去脈簡要講了一遍,又道:“其實我今天前來,乃是為了小女和令郎的親事,不知親家是否願意兩家結成秦晉之好?”

劉老學究臉色稍變,抬頭望著眼前魁梧的兒子,而後歎了口氣。

他明白自己這個兒子打小沉默寡言,不肯將心裏話說出來。他們父子長年分離,未料相逢沒有幾天,他便要為兒子決定終生大事。

如依劉老學究自己的心思,這個番邦女子膽敢對他如此無禮,一言不合便要殺人,他斷然不會讓這樣的人踏進劉家的門。

可是兒子如今大了,不僅沒有如他當年所料,泯然於眾人,反而成長為一位有擔當的男子漢,正如《荀子》所雲,“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他是個明理的人,既然曾錯判過兒子的未來,便不能再作兒子未來路上的攔路石。這些日,他一直在心裏跟自己說,“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見識,隻要他為人仁義,就讓他大膽闖去罷!”

他又望了眼牆邊那個驚慌失措的李菁,心中的怒氣稍稍化解,想道:“畢竟是夷人女子,不識禮數也屬正常,日後她若得教化,或許能有所改觀!”

他與渾家傅敏被舅子傅靈運生生隔離,深深懂得相愛之人分離的苦痛,不願因為一己之見棒打鴛鴦,傷了兒子的心,讓這二個年輕人承受和自己一樣的痛苦,於是溫言向劉駑問道:“兒子,你願意答應這樁婚事嗎,父親聽你的?”

劉駑沒想到父親會這樣說,他心中極為矛盾,一方麵,他不願意辜負了李菁數年來的情誼,擔個負心郎的輕薄名;另一方麵,李菁對他父親不敬,他若接受這樁婚事,就意味著對父親的不孝。

他左右動彈不得,弄不好就如豬八戒照鏡子般,裏外不是人。

他緊皺眉頭,“還是父親說了算吧!”

劉老學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你們認識幾年了?”

“八年了。”劉駑乖乖地照實答道。

劉老學究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吐出口中的茶葉,輕輕地歎了口氣,“如果父親答應這門親事,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