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一節 長安首功(1 / 2)

金剛門劍客無疑是這場史無前例的長安之戰的主角,掌劍門群雄幾次三番無法攻破的黃巢大軍中軍,在金剛門劍客的數次衝鋒下支離破碎。主將尚讓在部眾的保護下,反其道而行之,直奔長安城而去。

這並非尚讓嚇得衝昏了頭腦,反而體現了他名將的心理素質。

大軍混亂之下,城外平坦的曠野會成為這些可怕的重劍客收割人頭的修羅場,隻有進城休整人馬,義軍方不至於一戰而潰。

蕭嗬噠遠遠看見金剛門劍客衝陣破敵的情形,歎道:“我等傾心竭力數年,不如彼方一日之功。今日之榮譽,恐怕都要歸於他們了。”

狄辛幽幽道:“我大唐若是有這樣一支人馬,怎麼落得今日田地?”

趁著黃巢大軍混亂之際,劉駑帶領掌劍門群雄大展拳腳。沒有了尚讓的坐鎮指揮,不滅火終於大展神威。

滔天的火海籠罩了戰場!

若幹年以後,即便是有幸在這場聲勢衝天的大火中活下來的少數人,都發現不滅火已經成為他們餘生心中無法驅除的夢魘。

黃巢大軍徹底崩盤,一潰千裏。焦屍遍地,曠野黑煙陣陣。

隻有少量跟隨尚讓殺入長安城的人,幸運地逃過了這次劫難。

驪山之上,黃巢推倒麵前的棋盤,失神落魄,他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功敗垂成,一生基業毀於一旦。

而這一切竟然是毀在一個名叫掌劍門的江湖門派手中,簡直是貽笑大方。

他望著麵前的白衫儒士,“七先生,為何玉傅子還不來,你不是他老人家會親自參加我的登基大典嗎?”

七先生有些心不在焉,“我原以為逼走曹東籬便可以萬事大吉,那支突襲義軍背後的重劍人馬不知來自何方。我師父玉傅子已經領域炁之妙道,培嬰功已然大成。如今雙玉二王唯我師父和道之先生碩果僅存,加上道之先生自我封印,普天之下恐怕無人再能敵他。隻要他老人家親自出馬,劉駑和掌劍門根本不是一合之敵。根據前些日來信,他老人家已經從江南眉鎮啟程,不日便會到達長安。黃王隻要再堅持幾天,形勢必會逆轉。”

黃巢道:“我當年固不該錯怪道之先生,否則怎會落得今日下場。”

他言語間充滿悲愴之意,眼角竟有微微淚光。

七先生早先聽說過黃巢乃是私鹽販子起家,見此情形心中暗道:“此人作不得真英雄,一遇挫折便和婦人般長籲短歎。果真如師父所言,不是成事之人。眼下形勢還是走一步算一步,不見得非要扶此等阿鬥上位。“

長安城下的焦土上,何為貴親眼看見尚讓帶兵殺人城中,於是向劉駑建議,“掌門,咱們要不要入城擒拿尚讓,如此可一舉定勝負。”

劉駑目光略有躊躇,若是他早一點聽見何為貴這番話,說不定真會返身殺回長安城,可是由黑鴉剛剛探知的一個消息讓他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

有幾股人馬正向長安殺來,都是不可小覷的人物,每一股人馬的聲勢都極其強盛,都足以讓他和掌劍門覆滅好幾次。

如果說他和黃巢一人是螳螂一人是蟬,那麼這幾人都是黃雀。

這些人中有向來不曾露麵的蜀中米鬥會總舵主袁龍城,聽說是要挾唐朝皇帝恢複祖宗基業,其真實內心大概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氏一族自袁紹敗於官渡之後,一直以此為恥,在漫長的歲月裏盡管顛沛流離,卻從未放棄逐鹿中原之誌。隻要天下稍微動亂,便有袁氏之人浮出水麵。

遠有袁天罡,近有袁龍城。

袁天罡入世時恰逢太宗李世民橫掃天下,不得不放棄爭奪天下的野心。可是如今世上,恐怕沒有幾個能攔得住袁龍城的人。

更何況曹東籬擊殺袁氏少主袁極梟,已經讓掌劍門和米鬥會結下死仇。袁龍城放過任何人,也不可能放過他劉駑。